为了一件受伤索赔的法律援助案件,法援人员远赴外地为受害人奔忙;为给发生交通事故而致残的群众维权,法援人员多次取证、协调,为当事人争取赔偿金……这是寿县法律援助工作关注民生、扶弱济困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县将法律援助列为为民办实事之一,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维护了公平,惠及了民生,促进了和谐。
6月21日下午,天气闷热,寿县堰口镇江黄村的老陶早早就来到村口守候。当天,寿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打来电话,专程上门为老陶的儿子陶良旭办理残疾证,申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这一次,他们又带来了两袋米和两桶食用油。
事情还得从2014年说起。陶良旭驾驶摩托车行驶中,与他人驾驶的货车发生碰撞,结果致残。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律援助代理律师多次取证、协调,并经鉴定维权后,法院判决应该赔偿33万元。案件生效后,对方一直以各种理由拒不执行,账户上也没有现金。法律援助代理律师与法院多次沟通,最终从另一起案件中发现线索,一次性将全部赔偿费用执行到位。陶良旭是家中独子,父母均患重度疾病,妻子也患有肿瘤,家中负债数十万元,全家人的生活和巨额治疗费用只能靠陶良旭的儿子独自打工维持。案件办结后,司法局的同志又多次登门回访,了解一家人生活状况,鼓励他们坚强生活,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办理低保证件,每次都带去数额不等的慰问金和米、面等生活必需品,使他们感受到法律援助的温暖。
这仅仅是寿县法律援助的一个真实案例。法律援助工作被纳入2016年民生工程后,寿县司法局高度重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实际需要,落实政府责任,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惠及更多困难群众,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
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新的民生工程法律援助工作,寿县司法局充分发挥互联网宣传快、覆盖广、受众全的特点,及时组织召开“寿县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新闻发布会”,将法律援助案件事项范围、援助对象、案件办理、资金筹措等事项在网上予以公开。同时利用寿县普法网、寿县司法局信息公开网、寿县普法微博进行主题宣传,联合寿县电视台《法治寿州》和民生视线栏目制作专题节目,开通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电话彩铃,出台网络信息报送奖惩制度,提升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社会知晓率。
寿县司法局在一楼建设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大厅,并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专业律师负责接待工作,保证对每一个来访群众都提供热情、周到的法律服务,实时开通“12348”免费法律服务热线。全面落实案件回访制度,寿县法援中心成立回访小组,通过电话回访、上门走访等形式专抓案件回访,增强办好法律援助案件的责任感,提高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
截至5月底该局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57件,完成年度任务48.3%,接听12348法律服务专线及法律援助来访咨询600多人次,为受援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300余万元,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在淮南市1至5月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一名。
(记者 吴 巍 通讯员 赵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