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推进民生工程 共创和谐社会 > 农业保险撑起农民增收保护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农业保险撑起农民增收保护伞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12/4 10:09: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回顾“十二五”共同话民生系列报道之一

     “有了农保好政策,咱养猪心里更踏实,现在我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农业保险的好处了!”潘集区高皇镇村民陈长路去年为他的70头能繁母猪投了保,在部分母猪意外死亡后,政策性农业保险向他支付了1万元保险理赔金。

       从2008年的“能繁母猪”一项险种,到目前的小麦、水稻、大豆、玉米、草莓、大棚蔬菜、奶牛等十项内容,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范围越来越宽广,保障覆盖面越来越大,受益群众也是越来越多,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吃上定心丸。“十二五”以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近10亿元;赔付资金累计达1.39亿元,走出了一条政府能承受、农民有意愿、保险公司能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宣传引导农保 政策入脑入心

     “农业保险是花小钱、保大安,确实为我们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啊!”凤台县农民葛群为他的8.78亩小麦“上了”保险,当小麦受灾减产后,他收到了699.84元的保险费。如今,葛群经常向身边的农户宣传农保。

      为引导农户增强保险意识,提高农户参与度,我市建立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的宣传工作模式,重点宣传农业保险政策、措施及成效,通过广播电视、政府网站、业务培训、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

      五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分县区对各乡镇财政所、农经站相关人员、村干部及协保员,每年多次进行全员业务培训,解读了省市有关文件,并以图解形式详细介绍了承保理赔流程,明确了工作职责及午秋两季作物承保理赔办结时间,同时将所有承保、理赔清单全部通过网络公示。

      通过采取多元化、多渠道、多部门、多方位融合等方式,我市实现了农业保险政策走进村组、走进农户,让农保政策家喻户晓,高频率、广视角、多层次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使农险政策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完善工作机制 部门联动保障

      200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基层三农服务站, 48个乡镇、街道、642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三农保险服务站、服务点,实现了网络全覆盖,使惠农政策常态化、规范化、市场化、精细化。市农险办研究制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管理办法和操作实施细则,进一步明晰了部门职责,规范了承保、理赔业务操作流程和办结时间,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3年和2014年,在种植业、养殖业工作经费基础上,市、县(区)财政部门、保险机构在年初预算中另安排4%(2%、1%、1%)奖励基金,共计240万元,有效调动了各级政府、承保机构、站点及村协保员、畜牧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今,我市建立协调调度机制,坚持例会调度、序时调度与纵横协调相结合,适时召开农业保险联席会议、调度会,研究工作,解决问题,促进协作。市、县(区)财政按照要求,根据预计投保数量,通过预算足额安排资金,年底办理决算。从2010年起理赔款实现打卡发放,使理赔资金发放更加规范。

      “十二五”以来,我市财政保费补贴共16160.1万元,农户交付保费共4040万元,政策性农业保险共赔付金额达13883.2万元,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了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

      探索创新机制 播洒新的希望

      为盘活农业保险保单资源,解决种养大户融资难问题,我市2012年出台了《淮南市政策性农业“保险+防疫+信贷”试点工作暂行办法》。

      根据此《暂行办法》,我市以农业保险合同为基础,实施防疫为先决条件,农业保险保单作质押,担保公司担保作保障,贷款财政贴息,金融机构实行“一站式”信贷审批的服务方式,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制约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规模经营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近几年共计贷款约1000万元。

      为适应农户需求,我市增加特色农产品保险险种,逐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市财政部门结合企业、农户提出的意见建议,制定葡萄种植保险试点方案,开展葡萄种植保险服务。截至2015年4月30日,投保的农户已达41户,投保数量611亩,保额183.3万元,葡萄种植保险得到果农充分认可和积极响应。凤台县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帮助农户、公司做大、做强水产养殖文章,推动塌陷区水域再生资源有效利用,利用保险惠民、保额后盾的支点,撬动全县水产、保险跨越式发展。

(记者 柏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