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推进民生工程 共创和谐社会 > 大大“民生范” 满满“获得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大大“民生范” 满满“获得感”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11/18 9:02: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田家庵区全力推进新常态下民生工作纪实

       今年,全国“两会”流行一个新词:“获得感”。这个词语的源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27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获得感”有别于“幸福感”,它强调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提升百姓“获得感”的要求道出了百姓的呼声,切合了群众的要求,把准了社会的脉搏,同时,也提示我们:做任何事情,民生都是不变的“指南针”。

       “围绕民意走,围绕民需做,围绕民心动,做好民生工作,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2015年田家庵区“两会”上,区委主要负责同志深情的话语道出该区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为核心抓好民生工作的坚定决心。

       以稳为基,坚持以“底线思维”不断筑牢民生幸福底线

      “改善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稳增长和惠民生是互动互促的辩证关系。”年初,全区民生工程会议上,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言简意赅的解析破解着“民生方程式”的深邃之道。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大,经济增速放缓,倾力打造新常态下的“民生改善升级版”尤显弥足珍贵。田区坚持以“底线思维”、“兜底理念”谋划推进民生工作,努力建机制、兜底线,织好一张民生“安全保障网”。截至目前,全区民生投入141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4%,23项民生工程中有18项提前完成全年任务,有5项按序时进度完成,1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也已完成。

      田家庵区无下达农村校舍维修项目,但该区积极实施学校校舍安全长效机制,利用市下达的城市教育附加作为校舍安全长效机制实施资金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标准由每平方米400元提高到600元,并制定长效机制项目管理办法,强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投入2000余万元,对全区老旧小区进行全方位改造;高度重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将解决淮化周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列入全区重点民生工程督办,陆续投入资金700万元,通过新建自来水改造工程,彻底解决该区安成镇8000余人饮水问题……

       沉甸甸的民生投入清单,彰显田区“民生优先、资源下沉”的主基调。

      “我们这个小区老年人比较多,以前无夜间照明,路面又坑坑洼洼,常有老人摔伤腿。现在好了,大家都拍手叫好。”家住龙眼村小区的67岁老人刘安成激动不已。

       “喝了十几年的工业水,说不担心那是假的,想到从今往后可以全天候用上自来水,喝水比喝蜜还甜!”安成镇高巷村村民王辉幸福满满。

      ……

      民生,非常细微。一枝一叶,它的萌生和飘落,都会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春秋冷暖。

      无论是前行、还是回望,老百姓都能够在自己身上、自己身边,深深感受体会到田区不断夯实的民生幸福底线!

      以人为本,坚持以“精准发力”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

      竭尽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把不断提高全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当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田家庵区加大对民生工程监督考核力度,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定期进行视察,为民生工程“护航”,力求民生实事让“百姓点单”更接地气,力求民生工程在“责任清单”下件件落地开花,力求让群众从最基本的生活层面,感受到重大民生事项上的新变化。

      住房是什么?于小家是港湾依靠,更是希望;于国家是安居之本,更是社会和谐之根基。

      今年以来,全区将城镇保障房建设的重点锁定棚户区改造,截至目前,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600户,将改变曾经“望楼兴叹”的困难群众生活状态,也提振他们的精神状态;改变城乡容貌,也演绎田区建设的和谐美丽。

      精准发力,促进就业创业!新常态下,着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今年开展培训16期,完成就业技能培训1032人,完成率达115%。推进就业扶持工程,购买公益性岗位373个,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托底,任务完成率为124.3%;开发适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见习岗位,吸纳了毕业2年内离校未就业的学生87人,任务完成率为145%;2015年,全区基层特岗招录高校毕业生40人。

       从安居到乐业,群众真切地感受着“有了一个家的温暖”、“工作着的幸福”。

       同时,养老、医疗、教育、文化等每一项民生工程让老百姓的“民生红利”越积越多——

       今年以来,全区城镇居民医保中,社区居民参保136673人,完成率为139%;在校学生参保38123人,残疾人参保3333人,合计178129人,合计完成率为111.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上,全年累计参保29690人,参续保率达95.2%,到龄享受人员实现养老金发放率达100%。

      截至10月底,全区全年拨付义保资金2372.59万元,占全年的100%,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0143人。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739人,补助42万元。

       7月,盛夏的一个傍晚,安城镇连岗村文化广场前人潮涌动。2015年田家庵区“送戏进万村”文艺演出还未开始,辖区内的戏迷们便不顾天气的炎热,早早地拿着凳子占据有利地形,更有不少远近十里八村的乡亲陆续赶来,《对花》、《夫妻观灯》、《谁料皇榜中状元》等经典黄梅戏名段轮番上演,村民喝彩不断……“送戏进万村”是田家庵区加强文化民生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田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完成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9.6万元,全区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和2个文化站均实现免费开放,服务10万余人次。

      随着众多基础性民生项目、社会事业项目不断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民生“短板”不断补足,万家民生“灯火”点亮,全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更有“获得感”,“幸福底色”日益鲜明。  

      “我们只要沿着‘为人民服务’的道路继续前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办,就一定能用田区人民‘稳稳的幸福,满满的获得’,支撑起“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未来。”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如是说。

(记者 张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