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区泉山街道创建平安家园纪实
泉山街道坐落于田家庵区“西大门”,城乡结合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人口复杂的社会环境,让该街道在落实民生工程过程中更有“看头”。近年来,泉山街道围绕市区中心工作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创建平安家园,为辖区居民镌刻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民生画卷。
“如果没有大病救助,没有街道给积极争取来的各种低保补助,我早就无路可走!是民生工程给咱老百姓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家住田家庵区泉山街道的困难群众王维丽欣慰地说。
近年来,该街道持续深耕民生工程。王维丽享受到的,正是其中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补助和城乡医疗救助两项。“目前,她本人和母亲已经花去治疗费用10余万元,两项民生工程为她报销6万多元,其中大病救助一次性3000元,另外每月领取低保金400元,除此之外街道还为其父母办理了计划生育特扶补助,每年补助11280元。”街道民政办工作人员说。
截至今年10月份,泉山街道共优抚伤残军人31人,伤残补助金36.7万余元;辖区内享受80岁高龄津贴472人,发放高龄经费9.44万元;重残救助一级、二级47人,发放重残救助金3.76万元……
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项目,兰亭小区现有51幢楼、1900户居民,多是原来的棚户区和城乡接合部住户。许多居民还保留着之前的生活习惯,防范意识较差,给小区管理带来了不少难题。
为营造和谐安定的居住环境,泉山社区从去年开始招募志愿者,动员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工作,通过组建十余支全天候巡逻小组,分片区负责治安夜巡工作,实现巡逻全覆盖。志愿者巡逻队和小区保安、派出所构建了三级互叫互通报警网络,实现了全街道全天候治安巡逻无缝监管。
“有了平安泉山,才能让辖区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田家庵区泉山街道负责人说。
泉山街道着力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通过调处群众矛盾、开展群防群治、构建治安体系等途径,为居民营造了一个平安、和谐的安居环境。今年以来,兰亭小区没有发生过一起偷盗案件,街道整体治安案件发案率呈近年来最低。
开展社会关爱是泉山街道的传统。近年来,泉山街道始终把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挂在心间、抓在手上,切实解决好他们最关注的实际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为大力推进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街道成立了以社区为单位的3支志愿者服务队,积极扩充和吸纳社会热心人士,并统一注册党员志愿者,对志愿者加大协调管理。建立党员志愿者个人档案,详细登记每名志愿者的专长和特长。对志愿服务进行划分,促使志愿者服务更具针对性,从而使志愿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层次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街道共登记党员志愿者900人,开展关怀慰问、交通维护、平安建设等主题活动24次。至此,泉山街道社会关爱体系初步形成。
(通讯员 孔宪姣 陈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