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集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民侧记
“‘当家塘’这次是真的当家了,以前这个当家塘不到半米深,面积也小,现在新修的当家塘有3米多深,面积有十几亩大。要不是有一事一议这个项目,这个‘当家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建起来呢。”近日,在杨公镇朱集村,村民兵营长余茂付指着村南头新挖的当家塘对记者说,“这个当家塘,群众早就强烈要求清淤整修了,但由于村集体收入单薄,一直没能实现清淤整修愿望。2015年,谢家集区大力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民生工程,我们朱集村申请了当家塘清淤工程项目,获得了4.8444万元的财政奖补资金,加上村民凑资的1.1万元,才顺利地实现了当家塘清淤。”
对于来之不易的“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杨公镇分外珍惜,争取“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余茂付说:“这个当家塘我们用挖掘机干了二十多天,挖出来了2700多车土,挖出来的土,我们跟砖窑厂联系,让他们免费运走,这样就节省下了我们的运输费用。下一步,我们将在当家塘周边种一圈树,进行绿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朱集村还申请了村内排污渠硬化工程项目,由财政补贴12.2万元,对村内的排水渠进行硬化。排水渠修好了,群众则纷纷表示“无压力”——近2800名朱集村民仅须自筹2.78万元,就彻底解决了污水漫灌的难题。
杨公镇财政所负责人告诉记者说:“以前你不知道,一下雨污水全部都在路面上,老百姓意见很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这项民生工程,真正地让朱集村变样了,群众非常满意。”
在杨公镇黄圩村,记者了解到该村今年利用8.87万元的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新硬化了7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村民们农忙时可以在上面晒晒粮食,闲时则跳跳广场舞,特别是到了晚上,村民乘凉、聊天有了好去处,放电影、演戏等文化活动也有了一个开阔的平台,群众纷纷叫好。
“群众的满意和点赞,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也是我们不懈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这项民生工程的动力。我们有个想法,就是秋季秸秆禁烧结束后,立即开展2016年一事一议项目的遴选和申报工作,年前开始招投标,过完年开春就干,争取明年‘五一’前全部结束。”谈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民生工程,正在忙于秸秆禁烧工作的杨公镇负责同志充满激情地说道。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记者在谢家集区民生办了解到,像杨公镇朱集村、黄圩村这样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惠民项目,今年谢家集区一共有67个,覆盖了全区75%以上的行政村。共计投入资金698.7万元,其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559万元,推动解决了当家塘清淤、道路硬化及绿化、文化广场建设、排水渠建设、环卫设施建设、生产桥建设等多类民生难题,惠及群众超过14万人。
(通讯员 王震东 记者 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