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推进民生工程 共创和谐社会 > 美好八公山的幸福“密码”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美好八公山的幸福“密码”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10/16 8:29:4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公山区全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亮点扫描

       在八公山下,话及民生工程,犹如一股股暖流涌进人们的心田,既细致入微地穿掠过百姓柴米油盐的生活,又与民生福祉如影相随。从棚户区改造到保障性安居工程,从方便出行到硬化亮化,从医疗养老保障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到多角度救助扶持……一桩桩,一件件,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润泽民心,惠及群众。

       民生工程,美好八公山建设的幸福“密码”,记者日前在八公山区探访民生工程建设时这样感受到。

      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及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的“五有+1”民生工程建设目标来看,这样的民生“答卷”值得“点赞”。在漂亮的民生“答卷”背后,记者看到了八公山区在民生工程建设上倾注的感情与责任。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资金保障是前提。记者了解到,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持续减少的情况,八公山区将“保民生”排在了公共财政支出的首位,该区上下也形成了一种民生资金“四个优先”的工作习惯,凡民生资金,均优先保障、优先配套、优先拨付、优先落实。该区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整合资金,统筹财力配置,把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上,形成了稳定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强化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严禁挤占、挪用、滞留以及虚报冒领等行为;拓宽民生工程资金渠道,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民生工程建设。

      打开八公山区的“民生账单”发现,该区今年计划投入民生工程资金近1亿元,区级配套资金早已全部拨付到位;今年前9个月,该区民生支出占全区公共支出的75%左右,民生成为该区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里的头等大事。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八公山区民生办,记者看到了一套“软件资料”,区及各相关单位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名单、任务分解表、每月调度的会议记录、每月督查的情况通报等内容都整齐地摆放在一起。“我们采取质量抽查、定期督查、考核评价等方式,对民生工程建设进行全程跟踪督导。坚持民生工程建设‘月调度、月督查、月通报’,并对难点工作进行重点督办,实行‘周调度、周通报’,促使每项工程时时有压力、周周有进展。”该区民生办主任孙郁雯告诉记者,区里同时加大特邀监督员、财政监督、审计、第三方评估等绩效评价力度,充分发挥绩效评价在项目实施、政策完善、资金安排等方面的导向作用,确保每项民生工程都能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改善民生实实在在,惠及群众方方面面。该区今年全力推进的25项民生工程成了25个百姓幸福的源泉,一项项民生工程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稳步推进,不断惠及万家百姓,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也在民生工程实施中节节攀升。

      截至目前,该区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完成筹资24590人;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面向2000余名贫困残疾人,发放救助金160余万元,完成27例贫困残疾人白内障手术;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面向156名救助对象,发放救助金58.2万元;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面向24名贫困结核病患者,发放资金2.1万元;就业技能培训完成培训736人;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农作物3.076万亩,投保牲畜204头;17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部完成;农村文化建设补助项目文艺演出、体育活动、放映电影都已分别完成任务的166%、136%、100%;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面向563人,累计发放资金141万元;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0284名学生的学杂费,向456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和往年相比,新农合参保财政补助标准、城镇居民医保参保财政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等6项标准明显提高,19项民生工程结合辖区实际进行了调整完善,八公山区的民生“账单”越拉越长、越拉越宽。

      从城市到农村,从农业生产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从教育、养老、医疗、卫生服务到生活救助、贫困帮扶……一份份沉甸甸的“民生清单”,带着“顺民意、惠百姓”的真情,“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行动,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通讯员 缪亚涛 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