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青岛“天价虾”一度成为社会议论的热词,媒体曝光后,当地有关部门虽然对“天价虾”的店主开出了九万元的罚单,但议论依然不绝于耳。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一名河南南阳游客曝光了10月2日在青岛消费“天价虾”的账单。原本38元/份的大虾变成埋单时的38元/个,类似于这种偷换概念的宰客行为不仅掏瘪了游客的腰包,让游人心中添堵,更败坏了地方的社会形象,让好客的品牌成了宰客的代言。
无独有偶,丽水的“酒托”、免费旅游的陷阱等等不胜枚举,相对于“天价虾”的宰客行为来讲,他们做的似乎更加隐蔽,尽管穿上欺诈宰客的隐身衣,但他终究不是绝缘体,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还是要被大白于天下的。其实无论是游历名山大川,还是饱览都市田园,游人追求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幸福愉快的旅程,自然包括旅游中的食住行,这些占据着旅程的重要环节。除了自然风光能让游客终身难忘外,地方特产、特色小吃、乡风民俗更让人回味无穷。如果仅让天然的山水风光去好客,甚至不惜投入巨资改善硬件环境,期待给游客留下更美好的印象,而不注重待人接物、物美价廉的软包装、软文化、软实力,反让这种偷换概念的宰客恶意蔓延,势必功德其反,再美好的山水风光也抵不过人为的加速破坏。而作为旅游区的当地政府,在诚信经营、处罚机制、纠纷处置等关键环节失范、失准、失责,宰客现象必难绝迹。作为商家,理应诚信文明经商,成为旅游景区流动的文明窗口,助力提升景区的文化品牌,才能打造“百年老店”;作为游客,也应进一步增强维权的意识,让宰客的欺诈行为成为过街老鼠、过眼云烟。
营造良好稳定的景区生态,需要政府、商家、游客的多方协同。但愿宰客不再,好客真好。
(胡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