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参加友人子女的婚礼,与友人闲叙寒喧,友人喜中有忧。喜的是子女终身大事即将礼成,其忧更是让友人煞费苦心,多方周旋,终于赢得家人和亲家的支持和理解,使得婚礼如期举行。按理说,友人和亲家双方家境殷实,加之均为独生子女,婚礼自然办得风风光光,车房俱全,宴设酒店在本地也是数一数二的了。友人讲,酒店、车房这都是“硬包”,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年轻一代关键看“软包”,也就是证婚人,一定要有分量,能镇得住场,证婚人的级别、档次比酒店、房车要排场多了,用他们年轻人的话讲一定要高大上,“软包”才是最重要的。听后诧异,感慨万千。
婚礼本是一场幸福的仪式,婚礼的喜庆、俭朴、奢华本应量力而行,儿女的人生大事已经让家长们为此操心操劳,甚至超出了家庭自身的经济能力,不仅硬包装追求高大上,而且还在所谓的“软包”上盲目的攀比,这更增加了长辈们筹办婚礼的难度。一方面,相对于酒店、车房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量力而为,但软包装远非经济能力所能达到的。另一方面,过度攀比更不可取,千万不能觉得别人请科级证婚,你就要比别人高一级,长此效仿,岂不变成了证婚人大赛。即使宴请宾朋中有够级别、上档次的,也要尊重客人的意愿,看看人家是否愿意。再者,证婚人更多地表达的是一种祝愿和祝福,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祝愿和祝福,而不是一种例行演讲式的领导致辞。如果让够级别、上档次的作一场领导讲话,也就失去了喜庆的本色。还不如家族长辈、亲朋挚友的肺腑之言能感动全场。
总之,婚礼是人生的幸福开场,通往人生幸福坦途的既不是靠奢华的“硬包”,也不是靠拼凑的“软包”,而是脚踏实地的人生奋斗和事业追求,相敬如宾的相濡以沫和侍奉老幼,才能实现和谐幸福的家庭梦。
(胡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