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秋收,各地纷纷加大了禁烧宣传力度,制定了禁烧的预案和措施,通过近几年一系列的禁烧行动,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诚然,禁烧裨益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城乡居民纷纷为禁烧点赞,但禁烧后的秸秆综合利用成了农村、农民最大的困扰,这也是禁烧不能化成自觉行动的绊索。因此,在为禁烧点赞的同时更应做好秸秆综合利用的“点题”,才能让禁烧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逐步摆脱了利用秸秆生火烧饭的历史传统。秸秆的综合利用成了农民的一大心病,但苦于秸秆的堆放、利用、运输等耗工费时的环节,有的农民更多地选择了焚烧。其实对于秸秆禁烧有利于环保、土地保护等等,农民耳熟能详、心知肚明。相对于粮食来讲,秸秆是副产品。如何提高副产品的附加值是农民最大的心愿,也是面临的实际难题。因此除了政府加强引导,关键在于秸秆能够有效地综合利用。机械化还田、厂家回收利用等要多措并举,让副产品不再成为农民的负累,更不能让秸秆打包成捆后放在农田地埂沟渠边无人问津,成为一种新的负担。尤其是作为农业主管部门,更应加大秸秆综合管理和利用的力度,让秸秆走进新的生产生活循环工艺中去,把农民点出来的难题变成迎刃而解的课题,变废为宝,让副产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把“点题”变成新的点赞。
(胡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