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意见》、《淮南市创新能力评价实施细则》以及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的《2015年度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要点》等四个配套文件,形成了“建设创新型淮南”“1+4”政策体系。这标志着市委、市政府正在为“建设创新型淮南”倾力打造政策支撑新环境,正在给“建设创新型淮南”致力注入提挡加速新动力。
“建设创新型淮南”的号角自去年在全市吹响以来,一个“以科技支撑发展,以创新引领转型”,推动我市“1235转型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行动,已在全市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从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到科技创新发明专利成果的转化;从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到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集聚;从全社会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到科技创新农业示范基地的建立,“建设创新型淮南”的各项指标一路向好,一路飘红,创新正成为我市转型发展的灵魂和新引擎。
政策是导向、是力量,更是资源。“1+4”政策体系的出台,给“建设创新型淮南”畅通了政策道路;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扬起了政策风帆;给创新主体——全市大中小型企业带来了政策红利。《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顶层设计,明确提出了到 2020年科技进步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贡献率要达到60%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创新型淮南”在科技投入、产业发展、研发能力、创新成果、人才集聚等方面要达到的各项具体指标;明确提出了宏观指导,微观细化和加强领导的具体要求。围绕顶层设计,制定的另外四个配套文件《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是为确保实现这些指标而释放的政策红利。这些奖励补助的“真金白银”,对我市开展创新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关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意见》,主要是为了大力培育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强化科技金融协调对接保障措施,给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金融对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持作用。关于《淮南市创新能力评价实施细则》主要是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落实。把“建设创新型淮南”“1+4”政策体系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园区及相关部门,建立市县区创新能力评价制度,定期发布评价报告,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确保政策的执行落在实处。关于《2015年度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要点》主要是根据顶层设计,分解工作任务,明确提出2015年度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十条要点。
路畅好策马,风顺正扬帆。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都应在“建设创新型淮南”的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大力营造创新型城市建设新气象,掀起新高潮;开拓新思路、作出新业绩,推动我市在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中跃上新台阶。
(张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