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推进民生工程 共创和谐社会 > 问君哪得清如许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问君哪得清如许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8/21 8:16:2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谢家集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民生

  绿树村边合,红花门前开。8月19日,记者来到谢家集区唐山镇廿店村,实地探访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一民生工程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

  “以前用水桶去井里提水,累人、费事。现在自来水很方便,一拧水龙头,就能直接喝上水了!”说到家里通了自来水,廿店村张家圩村民组68岁的村民杨家美喜上眉梢,她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吃井水,水瓶底下不长时间就有很厚的水垢,水喝着还咸。现在自来水没水垢,喝着有点甜,再说还不用去井里提水了,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

  对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前后,廿店村张家圩村民组长张传兵感触颇深:“以前吃井水,水碱太大,太阳能里的水都放不下来,群众吃水很难心。现在好了,一天到晚都有自来水,水量大,对身体也健康。”

  张传兵向记者介绍说,多年来,村里群众一直渴望用上自来水,2013年天降喜讯,区里把廿店村纳入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范围,现如今,全村近两千名群众一分钱没花,但家家户户都已通上了自来水。

  “自来水当然好喝了!”“没想到这么快通上了自来水!”“吃上自来水,是城市生活的象征啊。”“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在李郢孜镇的市园艺场采访,群众也纷纷向记者表达对用上自来水的喜悦。

  记者在谢家集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办公室采访时了解到,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谢家集区共解决了9.7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涉及6个乡镇、49个行政村。完成深井工程6处,管网延伸43处,铺设管网1373.1公里,完成土石方49.5万方,工程实施后已全部通过验收正常通水到户。2015年该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投资1040万元,采取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和打深井形式实施,将解决孤堆回族乡、史院乡、望峰岗镇7个行政村1.3万农村居民(3650户)和全区34所农村中小学校1.3万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

  为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项民心工程,谢家集区成立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各有关乡镇也相应地成立了工程服务协调机构,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方面,谢家集区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和工程竣工验收,确保了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采访中,谢家集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办公室负责同志对记者说:“为使群众早日喝上自来水,区农林水利局认真落实责任主体,帮助施工单位及时解决施工环境、材料供应等问题,指导施工单位严格规范施工,及时拨付工程进度款,保证了施工有序进行。截至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的7个行政村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孤堆乡杨岗村、杨镇村、许桥村、大洼村4个村已全部入户通水。望峰岗镇二道河村已全部入户,深井已完成。农村学校师生已解决1.1万人,目前工程总体进度达到近9成。”

  据悉,为了保证工程建后能够持续发挥效益,谢家集区还结合实际制定了《谢家集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因地制宜地落实了采取交所在村进行管理、城水务公司承建并接收管理、招商引资新建自来水厂集中管理等管理措施,确保了饮水供给保证率和工程安全运行。同时,该区按照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法要求,用电、用地、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也已全部落实,目前所有建成投入使用的农饮工程运行正常。

(通讯员 王震东 记者 苏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