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凡贪腐之人,都有一条共性的原因,就是精神颓废,或理想丧失、方向迷离,或“三观”偏移、私欲膨胀,或趣味低级、玩物丧志。笔者认为,保持清正廉洁固然需要多方面的内因和外因作用,但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良好的精神作支撑。缺乏这一条,很容易滋生腐败。
良好的精神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信。这一坚信,包含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的坚信。坚信道路,就是要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往前走,容不得半点摇摆;坚信理论,就是要真正将其作为行动指南,学好用好,决不能还在疑虑其指导意义;坚信制度,就是要在这个制度框架内行动和作为,可以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进行创新和发展,但不能因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怀疑制度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几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从这个层面上讲,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体现了对党中央的忠诚和信赖。如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动摇,那就动摇了精神支柱的立点,就会失去抓建设谋发展的方向感,这是最可怕的精神“沼泽地”。
良好的精神需要对学习孜孜不倦的坚持。学习是共产党人的政治任务和终身要务,思想成熟离不开理论的彻悟,思路正确离不开理论的清醒,工作创新离不开理论的运用,而理论的彻悟、清醒、运用,都需要我们孜孜不倦的学习。学习能够丰富知识,充实精神生活,提高认知水平,使我们更加厚重、沉稳、理性、高效,一个不注重学习的人,势必会信念不牢、精神空虚、胡思乱想、杂念横生。特别是在当今党的创新理论层出不穷,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复杂尖锐的现实情况下,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观点,拨开迷雾,廓清认知,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实践中,最主要的是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此外还要注重学习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学习与我们工作实践相关的业务知识,这样我们的理论和知识结构才能变得丰盈,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有所依托。
良好的精神离不开兴趣爱好的端正。兴趣爱好的不端,很容易导致精神上萎靡颓废,行为上放荡堕落,结果上贪腐庸懒,很多贪腐之流都是从兴趣爱好的歪邪开始的。近年来,随着反腐倡廉和纠治“四风”的不断深入,党的干部队伍的兴趣爱好得到很大程度斧正,但仍有少数人还在不同程度地热衷于权场、钱场、情场、酒场、牌场等,只不过表现形式上不再那么张扬,趋于隐蔽化内敛化。兴趣爱好的端正,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教育引导,制度上的细致完善,持续不断地监管打压,更需要个人内在品行的培养修为。如何培养修为?那就要求把精力投向学习知识上、干事创业上和对家庭负责上,使精神“资本”有一个好的存储领域。只有这样,精神生活才能处于良性状态,才能在精神上筑起不良行为的“防火墙”,进而擎起一片清正廉洁的浩然蓝天。
(桂德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