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汪国梁本报通讯员 龚星亮 孙干
9月14日上午,淮南市国防动员训练基地内,口号声震耳欲聋,步伐声整齐划一。近千名军训的高一新生,正在进行汇报演练。 11月中旬以前,淮南市约1.5万名高一新生,将全部在市国防动员训练基地接受军训。通过基地化集中军训,增强青少年学生国防观念,是淮南市军分区的创新做法。近年来,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风生水起,在江淮大地营造出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良好氛围。
突出重点提高影响力
——国防教育成为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所有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均开展学生军训
“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生动实践中,会有更多有志青年,勇当强军之先锋、成为稳政之坚石、铸牢祖国之脊梁! ”9月5日,安徽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的舞台上,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院2012级国防生刘永棠字字铿锵,激情演讲,台下座无虚席,掌声雷动。
这场以“国防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由省国防教育办公室、省教育厅和省人防办共同主办,吸引了全省100多所高校、上千名学生参加。一时间,国防成为校园论坛中的热门话题,演讲视频受到同学们争相跟帖追捧,国防知识和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进入青年学子的脑海心田。
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是国防教育的重点群体。近年来,我省在坚持面向全民、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围绕上述三大群体,结合实际开展国防教育。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主要领导从自身抓起,率先将国防教育纳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亳州、铜陵等市连续多年请知名军事专家为市委中心组做国防形势报告,黄山、滁州等市每年都组织领导干部到部队过“军事日”,有效提升了领导干部履行国防职责的素质和能力。
针对青少年学生,全省所有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均开展学生军训,年参训人员50余万人,110余所中小学开展少年军校活动,将国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芜湖市针对民兵预备役人员分布广、流动快、难集中的特点,在全市建起100个网上民兵之家,在1000个村(居)引接党员远程教育网终端,挂载国防教育和民兵工作相关内容,实现了国防教育和民兵政治教育全覆盖。
创新形式扩大覆盖面
——全省8个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42个省级国防教育基地、32个红色旅游项目和20处红色经典景区,每年吸引700余万人次接受教育
近年来,我省各级努力挖掘社会资源,拓宽宣传渠道,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国防教育覆盖面和渗透力不断扩大。肥西县人武部协调海军某部捐赠一艘猎潜艇,停泊在三河古镇的丰乐河上。无论天寒地冻还是夏日炎炎,总有不少军事迷慕名前去,一睹曾为保卫祖国海疆而战的战舰英姿,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接受了国防教育的洗礼。今年初,枞阳县在3公里长的莲城东路上,建成由120个灯箱和2个巨型广告牌组成的国防教育公益广告一条街,成为当地开展国防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
皖南事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在江淮大地上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近年来,各地先后投入10多亿元,开发利用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军史馆等爱国主义场所。六安市充分发挥红色底蕴深厚的优势,建设大别山·金寨国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探索集教育、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模式。
目前,全省拥有8个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42个省级国防教育基地、32个红色旅游项目、20处红色经典景区,每年吸引700余万人次接受教育。
健全机制铸就硬支撑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国防教育执法检查,国防教育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
“社会兴盛离不开强大国防为后盾,和平发展需要基本安全保障”“关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更要关心军队和国防……”连日来,省军区师团领导干部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宣讲活动,阜阳军分区、宣城军分区等单位主要领导多次到地方作国防形势报告,引起热烈反响。目前,国防教育宣讲在各地已形成常态机制,蚌埠、马鞍山等多数省辖市已组建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达200余人,定期到党政机关、学校、企业和农村开展活动。
制度化、规范化是提升国防教育实效的硬支撑。近年来,我省先后就全民国防教育出台实施意见和五年规划,将国防教育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做到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专款专用,对重大活动安排专项经费保障。淮北、宿州、安庆等市结合实际,分别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措施办法。今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组成3个检查组,对合肥、池州等6市进行国防教育执法检查,有力促进了国防教育的落实。
今年夏秋季征兵期间,有关部门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多种渠道,及时发布致适龄青年及家长朋友们的公开信,发送征兵公益短信2000万条,解读征兵政策,有效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从军报国的爱国热情。扎实有效的国防教育活动,在江淮大地掀起经久不衰的拥军热、参军潮。全省10多个市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每年报考军事院校和国防生的人数、报名参军的适龄青年人数、投笔从戎的大学生人数均逐年递增。
和平发展当居安思危,国防教育应常抓不懈。回溯历史,崇军尚武的精神铸就这片光荣热土;放眼江淮,爱国拥军的热潮将更加高涨!
http://www.hnxc.gov.cn/cms/article.php?action=show&id=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