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献留 通讯员 洪浩 陈彬 盛玮炜报道
安徽省淮南市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手机报、户外大屏多种传播渠道,开辟城市形象手册、城市形象片、实物外宣品多个传播载体,努力构建面向市外、省外、国外不同传播受众的优势互补、精确定位、合理布局的立体传播体系,充分展示和积极塑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品牌,使“五彩淮南”城市形象得到全面提升。
利用高端平台,开展密集推介。在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30分》、《中国新闻》时段推出淮南城市形象短片。短片还在《中国新闻》欧洲版和美洲版同步播出,覆盖范围达欧洲、美洲、亚洲等多数发达国家,使“五彩淮南”的城市品牌得到推广和提升。加盟央视播出的安徽省风光片《秀美江淮皖如仙境》,展示淮南秀丽壮美的自然景观。
开辟传播途径,促进优势互补。加快“走出去”步伐,与《中国安徽之声》、《欧洲时报》、《美国侨报》等海外华文传媒签订战略合作,以城市名片、新闻报道等形式将淮南的广播节目和文字、图片传播到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总覆盖人口约两亿。
立足核心区域,拓展传播效果。推进外宣阵地建设,在北京西客站循环播出40秒淮南城市形象宣传片,在北京火车站推出淮南旅游形象宣传灯箱,展示旅游资源。借助天安门广场大屏播出的《美好安徽客迎天下》节目平台,展示能源之都的壮美画卷。
借助新兴媒体,提升网络形象。采取“借船出海”方式,在人民网安徽频道、中安在线首页开设“两型城市、五彩淮南”专栏,链接淮南专题网页。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开通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淮南发布”。充分发挥淮南新闻网、淮南报业新闻网等4家新闻网站和淮南手机报的新兴媒体传播功能,成为外界了解淮南关注淮南的重要外宣窗口。
开发外宣精品,丰富文化魅力。外宣品制作力求推陈出新,出精出彩,编辑出版了《豆腐故里 能源之都五彩淮南》城市形象手册,成为在北京、上海、香港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的重要外宣资料。把城市形象手册、《五彩淮南》杂志作为淮南城市形象“五进”工程宣传资料,免费发放至全市涉外酒店、宾馆和消费场所。各县区拍摄制作了《寻梦》、《西城印象》、《淮水明珠——凤台》等城市形象片。策划制作八公山紫金砚、紫金印、寿州窑英雄罍,展示地方特色文化。推出八公山豆腐礼包、淮南牛肉汤礼盒、焦岗湖农产品等外宣礼品,推介“舌尖上的淮南”。
承办国际赛事,促进对外交流。2012年9月,以“印迹中国,盛世前行”为主题的2012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淮南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名专业自行手,马来西亚、加拿大、法国、台湾以及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内外百余名记者汇聚淮南。市委外宣办向媒体记者提供安徽省情、淮南市情及体育事业发展情况通稿,圆满完成淮南站赛事报道。11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电视台、淮南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武术协会共同主办的2012年度CCTV武林大会中英对抗赛走进淮南。市委外宣办积极配合央视体育频道做好节目录播,协调各大媒体做好赛事对外宣传报道,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提高了淮南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