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武警报》报道(刘远东、徐建)前不久,武警淮南支队开展“学习贯彻党章、弘扬优良作风” 教育活动时,引来了一串问号:这会不会是“一阵风”的教育?问题“清单”上十二个方面的问题,依靠什么来解决?随着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家心中的“问号”渐渐拉直成了“感叹号”。
在教育活动中,支队党委把能不能深刻查找问题、严肃对待问题,作为考验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查找问题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把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当作一般性的问题,支队长张臻和政委谢凤友带头作表率,把自己存在的问题向官兵公开。
“党管干部意识不强,存在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现象”;“组织观念不强,存在行政命令代替党委决策的现象”这只是问题描述,还附有见人见事的实例。白纸黑字,一个个深度揭短的尖锐问题,一件件大多数人都认为“不便公开”的事例,让所有人不得不感佩当事人面对党性表现出的真诚。
“讲问题谁都会脸红,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自我剖析都是蜻蜓点水,也就别指望部属会给你提出深刻的批评。只有我们两位主官带了头,其他同志才有勇气直面问题。”谢凤友政委道出了心声。
紧接着,其他党委班子成员也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家丑”。领导干部带头“晒”问题,不但没有降低威信、损害形象,反而晒出了领导干部的坚强党性。在党委机关的学习讨论会上,机关干部在讨论中也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从讨论发言中可以发现“不够强”、“不够深”、“很大程度上”、“有些时候”等模糊词语听不到了,大家讲问题不遮不掩,不打折扣。
“如何面对问题,考验党员干部的党性,而怎样解决问题,则考验党委机关的能力和作风”支队长张臻说道。为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举措进行了“精确制导”。
“精确制导”的第一步,是将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类,分清哪些是个别问题,哪些是普遍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哪些是重点难点问题。党委机关查摆出的十二个具体问题,被分成了三个类别。
“问诊”不搞“一锅煮”,辩证施治开“药方”。他们解决问题思路让人耳目一新:采取逐个谈心、领导帮扶,解决个别问题;采取专题教育、理论研讨、体会交流的方式,解决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于一般问题,主要依靠“自我疗伤”、“同志帮带”的办法,通过自我反思、他人做思想工作,把问题解决好。而对于重难点问题,则采取多管齐下、重点破解的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