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去冬今春共完成造林3.46万亩,超出省下达计划25%,是上年度造林面积的2.4倍。
围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目标,淮南市以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为契机,利用一切可能的空间造林绿化,不断提升绿化档次和水平。
结合市情、林情,淮南市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全市各地调查摸底,明确将石质山和采石塘口造林、采煤沉陷区植被恢复造林、水源涵养林造林、森林长廊建设、平原绿化和农田防护林作为工程建设重点,拓展造林绿化空间。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营造全社会植绿、护绿的深厚氛围。此外,淮南市不断创新机制,鼓励社会造林,将植树造林和苗木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在土地承包、种苗选择、林木管护等环节引入市场机制。市财政对人工成片造林每亩造林补助不低于300元,对石质山造林每亩补助不低于800元。各县(区)还建立了专项补助资金。2013年,市、县两级财政安排造林奖补资金超过4000万元。
淮南市坚持把生态和民生共赢作为根本任务。在造林中尊重农民意愿,鼓励承包造林和适度规模经营,保障群众权益。八公山区在城市二通道森林生态长廊扩建中,由于部分农民不同意流转,所以很快进行了规划调整,对同意造林的,先与农户签订协议,及时发放青苗费和土地流转费。重点造林地块落实责任主体,由专业队集中施工,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服务。(作者:徐进 章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