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又是一年春意浓,又至一年植树时。时下,全市上下植树造林热火朝天,森林增长工程紧锣密鼓。愚以为,抓住春季的黄金季节开展植树造林,我们既需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植树造林的每一步工作,又需要讲究因地制宜,科学植树。
首先要立足长远,树立科学规划的态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树造林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事。平时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有理性的态度、严谨的方案和科学的措施。我们经常看到某些地方刚种下树木就可能因为土地用途改变而挖走。这就要求绿化和林业用地必须规划好,不能朝令夕改,这样才能达到植树造林目的。因此,切禁浮躁和急功近利,要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制定长远的绿化规划和年度植树计划,划分片区,精细分工,持之以恒地推进植树,确保立木成林,立木成景,为子孙后代造福。
其次是立足实情,树立科学选择树种的态度。《淮南子》中说:“欲知地道,物其树”,指出了树木生长与自然条件的密切关系。“适地适树”是公认的绿化原则,植树造林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原则的贯彻,所选择的树木需要适应当地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适地适种源、适地适类型,这样才能长势良好。如果不顾实情,种的是古树、名树,即使精心呵护,也未必长得好,种的树不应求洋、求贵、求稀、求快,种下的树要确保每一棵树都能够长得好,达到绿化的本来目的。
最后要立足实效,树立科学管理的态度。三分种七分管,科学种树重要,注重科学养护更重要。种树的关键是要把树种活,栽的时候就要想如何保证成活。如果不注意的话,植树热情高可不等于成活率高,要严把“苗木关”、“栽植关”和“管护关”。既要把好浇水、培土、踩实、扶正、修剪等种植环节,也要把好后期管理、看护等环节,防火、防盗、防滥伐、防病虫害,确保种一棵活一棵,年年植树,年年见树。
因此,只有讲求科学,尊重自然,遵循规律,以“树”为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呈五彩淮南之绿的根本意义所在。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