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推进民生工程 共创和谐社会 > 8.62亿元增进民生福祉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8.62亿元增进民生福祉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2/18 23:58:2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幸福承诺,一诺千金。田家庵区2012年财政支出66%,解决了就业、看病、住房、上学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8.62亿元增进民生福祉

      史院大桥拆除重建,100个城乡阅报栏分布各地,6600平方米的区老年公寓开工建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基本建成……2012年,田家庵区民生工程成为崭新亮点,惠民暖风四处涌动。

      承诺,一诺千金。2012年,田家庵区认真践行庄严郑重的幸福承诺,民生资金投入达8.62亿元,其中区财政投入5.1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的66%,持续解决了就业、看病、住房、上学等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诸多承诺兑现的背后,是财政的大投入。2012年省市35项民生工程,已在这个区全面完成,总投入1.6亿元,区财政配套1613.5万元。

      细数一串串温暖的“民生数字”,和谐的阳光倾洒在我们身边。田家庵区2012年2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总投入1.67亿元。

      真金白银构筑民生福祉,带来了什么变化?

      炽热的建设气氛,催生着湖滨安置小区廉租房拔地而起。记者在工地现场看到,这幢16层的高楼已初见雄姿。目前,正在做外粉刷。开工仅13个月,区里已投入了1400万元,上演了民生工程建设的高速度。据了解,建成后将提供廉租房180套。尤为关切的是,这片廉租房南邻龙湖公园,西靠淮河大堤。拿出最好的地段建廉租房,滨湖滨河而居,这就是民生厚爱!

      从就业、饮水,到住房、教育,民生清单写下了众多的“幸福数字”:新增就业人数1.05万人,预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区财政投入1700余万元,实施淮化集团周边企居用电分离改造工程,已完成徐圩等社区1087户用电改造;启动淮化集团外供水改造工程,已解决3000人饮水安全问题。建成保障性住房1073套,开工建设上郑地块等棚户区改造住房1400套,占全市县区任务量的近40%;为3300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房补贴;建成曹庵中心幼儿园等3所幼儿园,完成田四幼、田八幼教学楼重建工程;建成三和乡横塘小学等3所农村学校教学用房;完成8所标准化学校建设,覆盖率达91.07%。

      从文化、医疗,到计生、社区,民生工程铸就了更多的“惠民亮点”:开工建设占地95亩的史院乡中心文化广场,建成4个街道文化中心、45个社区书屋、6个电子阅览室;设立全民健身专项资金500万元;建成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成区规范化妇幼保健所和卫生监督所,完成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平台建设;建成区人口计生服务站新站和9个城市社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实体平台;投入355万元完成6个街道、8个社区办公用房改建;新增8000平方米社区办公用房。

      在普法工作的有力促进下,依法维权的多了、违法上访的少了,信“法”的多了、信“访”的少了,对政府行政行为支持、监督的多了,投诉、埋怨的少了。依法行政的服务意识、文明意识和能力水平明显增强,违法违纪行为明显减少、上访投诉明显减少、行政诉讼败诉(复议变更)明显减少。实现了行政执法理念由“依靠行政手段”向“依靠法治手段”的转变;行政执法行为由“重实体轻程序”向“程序实体并重”的转变;行政执法管理由“重执法轻服务”向“执法服务并重”的转变。

      “良规方圆”,崛起之路的法治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我市多年来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的结果。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努力践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市工作呈现出扎实有效、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过去的五年,我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将安全、土地、规划、环保、节能、规范政府行为等一批涉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城市大建设、民生工程、环境与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立法作为重点,共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地方性法规议案12件,制定修改政府规章17件,这批符合我市改革创新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具有淮南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各项事业的进步,为我市科学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为切实提高政府行政决策水平和质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加快淮南崛起,我市制定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决策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科学划定政府自身重大行政决策的事项范围,明确了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实施程序,健全了行政决策的监督体系,强化了决策的责任追究,依法、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正在形成。

      为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办事效率,我市通过深化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和行为,实现了许可审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07年,市政府政务中心推行窗口首席代表制,实现了审批关口前移,审批和便民项目共减少环节92个,审批时限普遍压缩三分之一以上;推行企业注册“一表制”,申报手续减少了80%以上,审批时限由9个工作日减少到最快2个工作日。

      2009年,政务中心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共归并审批服务项目249项,全部进入窗口办理,比原进驻中心的项目新增76项,增加了69%;项目“一审一核”比例达70%。

      2010年,政务中心推行“一窗式”服务,落实“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的服务承诺,窗口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经过全市五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我市共保留行政审批项目260项,取消14项;下放县区行政权力61项;保留国家和省下放项目66项;清理确定企业设立前置审批项目50项,对市级354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94项,占现有审批事项总数的27%,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内平均压缩40%以上。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创新社会管理,在法治进程中凝聚发展力量,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已经步入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记者 胡金陵)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