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稳中有进 进中提质 更好保障“住有所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稳中有进 进中提质 更好保障“住有所居”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7/24 8:59:0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稳中有进 进中提质 更好保障“住有所居”
——今年上半年我市住房公积金运行情况观察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今年上半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稳经济、保民生的决策部署,坚守住有所居的制度初心和为民服务宗旨,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惠民生、促发展的制度优势,统筹推进归集扩面、政策升级、安全运行、数字赋能等各项工作,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更加有力托起百姓的“安居梦”。

稳中有进,主要业务指标高质量完成

“我们紧盯‘房住不炒’的定位和‘住有所居’的目标,全力保障缴存职工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市住房公积金扩面、归集、贷款、提取等主要业务指标高质量运行。”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从归集扩面角度看,今年上半年全市归集公积金33.55亿元(含结息3.21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0.99%。截至6月底累计归集公积金810.96亿元,归集余额230.03亿元。全市新增缴存单位204家,新增缴存职工9005人,实缴职工24.25万人,实缴单位3393家。

从提取角度看,今年上半年全市提取公积金22.46亿元,位居全省第四,同比增长2.23%。其中购房、还贷等直接用于住房消费类提取14.46亿元,占总提取金额的64.38%。截至6月底累计提取公积金580.93亿元。

从个贷发放角度看,今年上半年全市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861笔、7.09亿元,位居全省第五。其中发放异地贷款299笔、1.12亿元。截至6月底累计向13.90万户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355.49亿元,贷款余额131.60亿元。

政策加持,住房公积金运行进中提质

“针对公积金业务办理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我们以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推动住房公积金运行进中提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归集金额持续增长,扩面进度增速放缓。今年上半年,缴存单位新开户204家,新增缴存职工9005人。缴存职工中,非公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占比21.50%,大多数缴存职工来自中低收入群体,彰显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普惠性。同时,为全市30.50万名缴存职工结息3.21亿元,人均结息1052元,结息总额较去年增加2819.04万元,年均增长率达7.75%。

政策支持力度加码,提取稳居全省前列。住房公积金提取主要用于购房、偿还贷款、租房等方面,在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取金额中住房消费提取占比64.38%,其中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19.66%,偿还购房贷款本息占41.64%,租赁住房占3.08%。今年上半年,共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861笔,贷款金额7.09亿元,支持购房面积21.73万平方米。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中心将持续提升住房公积金服务质效,切实解决缴存人办事‘最后一公里’难题。”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开展“就近办”业务,让缴存职工可就近享受高效便捷的公积金服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积极推进高效办理“一件事”业务,打破部门壁垒,通过线上平台深度整合,深化政务数据和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应用,真正做到便民为民利民。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马鹏飞)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