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舜耕时评 > 大气污染防治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大气污染防治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6/26 8:44: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大气污染防治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建设山水淮南、宜居淮南的重要一环。2024年,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凝心聚力开展“七大”提升行动的努力下,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平稳,PM2.5浓度、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圆满完成省下达目标,PM10、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连续三年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成绩来之不易,成效惠及大众。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如何巩固“七大”提升行动成果,持续提升全市大气环境质量,以高质量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多举措在大气污染防治这一最普惠的民生工程上持续发力。

突出重点,抓主抓重,打好“十四五”大气环境治理攻坚战、收官战。抓重点企业,聚焦“煤电化”生产,加大煤系固废环境监管,推进相关能源企业封闭改造,深刻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是生态责任、政治责任;抓重点领域,针对加油站点、道路交通、散煤治理等治理关键节点,强化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既要天上“蓝天白云”,也要地上“黑白分明”;抓重点区域,尤其是大气环境质量较差区域,需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大气环境检测网络。

落实责任,部门联动,打造自上而下的大气环境治理责任体系。大气质量的好坏关乎地方发展形象、发展环境,要以县区园区为单位压实属地管理责任,调动行政执法力量,强化府警联动,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露头就打”。持续深化减污降碳试点工作,锚定PM2.5这一关键指标,以每周关注、每月研究的“常抓不懈”,结合一批重点项目,抓住向上争取、向下落地的“牛鼻子”。同时,积极配合省专项督查工作,做好突出问题整改,并以此为契机,下大力气提升大气环境质量。

提高站位,比学赶超,营造敢担当善作为的良好风气。要摒弃“PM2.5含量高一点低一点、优良天数多一天少一天无所谓”的思想,深刻意识到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严重性、严峻性。要落实群众观念,大气污染防治“持之于管,持之于紧”,要以真抓实干促进作风转变。通过建立过硬的刚性措施,研究奖惩机制,激励人人敢担当拒推诿,在治污前线竞相创优。

当责任由心而发,行动由脚起行,“小煤炉的黑烟”才可望彻底消散,“道路的黑白分明”才能见证治理的精度。每一微克空气质量的守护,不仅是对群众利益的坚定维护,也擘画着这座城市未来的气象万千。

(尚家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