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 凝聚“银发力量”培育时代新人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凝聚“银发力量”培育时代新人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6/11 8:37:2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凝聚“银发力量”培育时代新人
——大通区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今年“六一”儿童节,大通区举办了“老少共话传薪火,童心向党庆六一”联欢活动。市、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现场向82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代表发放了书包,送上了对孩子们的关爱与祝福。这批学习用品是用大通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戴延云荣获“全省离退休先进个人”奖励的3000元、退休老干部王宗荣捐资的1000元、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赵永寿捐资的100元购买,体现了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的深厚情怀。

凝聚“银发力量”,培育时代新人。近年来,大通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身心健康发展、成长成才帮扶等方面下功夫,奏响了立德育人、铸魂育人的动人乐章。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关工委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四届被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党是阳光我是苗”少幼儿书画大赛优秀组织奖,2025年被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授予“全市发挥正能量作用突出的离退休干部集体”称号。

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关心下一代工作“四梁八柱”

大通区坚持“党建带关(工委)建”,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建机制、强规范,推进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密织关工网络。按照“哪里有党组织,有老同志和青少年,就在哪里建立关工委组织”的原则,在全区三镇一乡一街道和村、社区及部分企业成立关工委组织76个,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工作网络。

建强“五老”队伍。广泛吸纳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老战士,组建了一支1412人的关爱工作队伍。定期开展“五老”业务培训,充分发挥“五老”在关爱青少年中的独特优势,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戴延云,20多年来全身心扑到关工事业上,2025年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全省离退休先进个人”称号;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赵永寿履职尽责,荣获“全省关工委先进个人”等荣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金根业,每周三坚持为老同志上书画课,每逢春节组织义务写春联,被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全省文化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所在党支部2024年被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评为“优秀党支部”。

关注青少年成长,建立全方位关爱服务平台

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注青少年发展,充分整合资源,构建了多元化的关爱服务体系。

学业帮扶精准施策。从2024年5月开始,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上窑镇泉源村有12名留守儿童,上学不够开班人数,村支“两委”和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多次前往临近的凤阳县光明村,协调8名学生到泉源小学上学,保证了办学要求。

开展光明护航行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协调区教育体育局,联合安徽理工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华夏眼科诊所连续7年开展免费健康视力检测,并促成安徽理工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与淮师附小大通校区共建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示范基地,建立了医校近视防控合作长效机制。

创新工作机制,凝聚协同育人强大合力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大通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多方联动,积极探索构建“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构建联动网络。主动联合教育、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以及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红色教育铸魂。协调市新四军研究会大通区分会,组织开展“红色故事宣讲”“讲好革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系列活动。组织青少年到全国关工委教育基地——大通“万人坑”教育馆、上窑新四军陈列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清明节前夕,组织青年团员、少先队员、小学生到上窑烈士陵园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开展祭奠英烈活动,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全区中小学开展“生态道德教育进校园”活动,孔店中学、九龙岗第一小学、区第二小学被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生态道德教育进校园”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叶俊峰、杨艳、顾涛三名教师被评为先进个人。

开展四项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抓好法治教育。各学校利用“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晨读”活动,该区第一小学等荣获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先进学校称号。开展毒品预防宣传、交通安全法规进校园等活动,组织幼儿园大班学生到区消防救援大队参观,普及消防知识,减少事故发生。

抓好家庭教育。调动家长参与学生管理,区第二小学被评为省级家校,淮师附小大通校区被评为市级家校,洛河中心被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抓好科普教育。开展以“点燃夏日热情 启航科技梦想”为主题的新质生产力科普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科创基地,淮师附小大通校区参加省、市无人机、机器人竞赛活动均拿奖项。

抓好文化教育。举办区少儿文化体育科技展演,参加市第四届“阅读伴随我成长”演讲征文比赛,共7人获奖。开展“品读革命故事,弘扬革命精神”活动,到《六姊妹》拍摄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洛河镇王庄村、九龙岗镇曹店村、上窑镇方楼村、孔店乡孔店村建立了村史馆,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开展“礼赞新中国,争做好少年”主题征文活动,举办第四届“阅读伴随我成长”演讲征文比赛。

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会同区教育体育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精心组织开展第十三届“党是阳光我是苗”少幼儿书画大赛,评选出36幅优秀作品参加市级评选,激发了广大少幼儿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记者 朱庆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