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争创一流营商环境 淮南在行动 > 以“人大之为”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提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以“人大之为”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资提质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5/29 8:52:2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招商引资是推动产业升级、增强经济活力的关键一招。今年以来,大通区人大常委会凝聚“促发展必须抓招商、抓项目”的思想共识,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打通堵点、突破难点、提升亮点,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新突破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五个一”活动,汇聚多元招商力量

大通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人脉广、路子宽、信息灵的优势,大力开展助力招商引资“五个一”活动,号召各级人大代表当好一名宣传员、联系一位乡贤、提供一条招商线索、服务一家本地企业、提出一条营商建议,从政策监督、资源整合、服务保障等多维度发力,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针对该区缺少高技术、高效益农产品加工企业,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低等实际,区人大代表成祖顺经过实地调研,提出了“关于积极招引培育加工产业,推进特色农产品价值链攀升的建议”,建议积极引进配套加工企业,加强特色农产品宣传,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的牵头下,大通区积极打造草莓产业集群,拓展草莓种植规模,打造草莓深加工产业链,通过“筑巢引凤”加快特色产业集聚,以产业链招商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同时,积极组织地方农业企业参加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农民丰收节、中州酷街跨年市集等进行农产品展销。抓住电视剧《六姊妹》热播契机,在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举办农副产品推介活动,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问需于企谋实策,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局外人”。在开展“五个一”活动中,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各乡镇街道走访,围绕收集线索、联系乡贤、服务企业和提出营商建议等方面深入调研,倾听真声音、了解真感受。

“大通工业园区一期建成时间较长,园区内道路较窄,没有主要道路,大车出入不便。”在调研走访中,针对利升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反映的问题,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督促区政府合理规划布局园区道路,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听得认真,记得详细,而且很快有反馈,实打实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利升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

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企业诉求反馈机制,及时收集企业意见建议,转交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并跟踪办理结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同时,通过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完成及谋划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适时组织代表开展《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等,充分发挥法律法规执行监督作用,深入了解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政府及时解决,以有力有效监督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创新工作机制,以小网格撬动大招商

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推行“人大+网格”工作新模式,引导人大代表主动下沉网格,向群众亮明身份,广泛收集招商信息,积极参与招商行动,让人大代表在网格中“联得紧、盯得牢、落得实”。通过发挥人大代表植根群众、联系广泛的优势,开展“民情恳谈”“访百企 入百户 走百家”等活动,将招商触角延伸至网格末梢。人大代表们积极与网格内的企业、商户以及居民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需求,挖掘潜在的招商线索与项目资源,实现资源精准对接、项目高效落地。

区人大代表王兵建积极牵线搭桥,联系在外乡贤,投资1.5亿元建设了集精品民宿、旅游度假、水上运动、研学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旅项目,让夕日小村庄摇身一变呈现“小洱海”风光。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的“阳光雨露”。大通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大之为”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施培)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