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舜耕时评 > 紧抓影视流量 激发文旅增量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紧抓影视流量 激发文旅增量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2/11 14:40: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一剧倾城,满屏生辉。近年来,“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已不再是单独的案例。电视剧《六姊妹》的热播,为淮南文旅破圈开启了大门。如何牢牢抓住“影视流量”,进一步激发“文旅增量”,已然成为我们当下需要深入思考并积极实践的关键课题。

活化历史场景,沉浸文化之海。于《六姊妹》中,淮南的九龙岗民国建筑群、田家庵老北头街区等取景地,宛如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静静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悠悠往事。它们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历史遗迹,而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宝藏,是淮南文旅腾飞的珍贵羽翼。这些地方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吸引着无数探寻的目光,尤其是在电视剧热度的加持下,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为充分释放这些文化场景的潜力,有学者认为,精心规划“六姊妹主题旅游线路”刻不容缓。沿着这条充满故事的线路,我们可以将剧中充满市井烟火的淮上码头、见证姐妹情深的六姊妹游园等标志性场景一一串联;通过高度还原剧中场景,让游客仿若穿越时空,置身于电视剧的精彩情节之中;还可以增设互动装置,让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到剧情相关的活动里,增强他们的体验感。有网友提议引入剧本杀等新潮娱乐形式,以《六姊妹》故事为蓝本设计专属剧本,让游客在沉浸式角色扮演中,深度领略淮南的文化魅力,从而增强对淮南文旅的体验黏性。

从观剧之乐到品城之韵,实现文化深度升华。《六姊妹》不单单是一部展现淮南自然风光与特色建筑的剧集,它更如同一本蕴含着丰富家风文化的书籍,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跃然纸上,为淮南文旅的深度挖掘开辟了崭新道路。我们应顺势而为,积极开发“家风研学游”,将电视剧中的家风元素与本地传统文化巧妙融合。

安徽传统文化中,六尺巷所代表的谦和精神,是其精髓所在。我们可以将六尺巷的谦和精神与《六姊妹》的叙事紧密相连,打造独具安徽特色的“家教文化走廊”。在这条文化长廊中,通过展示家风故事、传统家训,举办家风主题讲座、互动活动等形式,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安徽的家教文化,实现从单纯“看剧”到深度“品城”的华丽转身。这种深度的文化体验,不仅能让游客对淮南留下深刻印象,更能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淮南文旅注入深厚的文化内涵。

政策与市场携手,共筑长效发展蓝图。在借助《六姊妹》热度推动文旅发展的进程中,政策的有力支持是坚实的后盾。要加快提升景区基础设施,着力完善停车、餐饮等公共服务,为游客营造便利、舒适的旅游环境。市场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觑。我们可以联动影视主创团队,邀请他们参与淮南文旅宣传活动,借助其影响力吸引更多粉丝关注淮南;还可以与网络达人合作,持续输出“打卡攻略”,通过社交平台的广泛传播,吸引更多潜在游客。如此一来,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长效传播效应,让淮南文旅的热度持续攀升,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站在文旅融合的4.0时代,城市竞争已从资源禀赋的比拼转向文化叙事的较量。《六姊妹》给予淮南的不仅是短期的流量红利,更是一把打开城市文化宝库的金钥匙。只有将影视作品的感染力转化为文化场景的渗透力,将剧集的热度升华为城市精神的温度,才能在“千城竞秀”的文旅新赛道上,书写属于淮南的“诗与远方”。

(张昌涛)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