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舜耕时评 > 淮南“六姊妹”,魅力“何”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南“六姊妹”,魅力“何”在?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2/10 7:06:4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红火日子甜,姊妹人团圆;家“何”万事兴,欢乐满门庭。

2月3日(年初六)晚,由楼健执导,梅婷、陆毅领衔主演的电视剧《六姊妹》在CCTV-1播出。播出当日,酷云收视率突破3%,获得同时段全频道全栏目收视率第一名。2月4日,CCTV-1电视收视率3.4809%,黄金时段收视率霸榜TOP1。

一部电视剧,刚开播便引发共鸣、赞誉如潮,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流量密码?

人生跌宕起伏,家的温馨却始终如一。《六姊妹》剧中充满着浓浓亲情:岁月更迭,四世同堂情愈暖;朝夕相伴,六姊妹暖聚爱长留。

该剧以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安徽小城淮南为背景,细腻地讲述了田家庵区何家老一辈及六个女儿的人生故事。女儿们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中,经历婚恋、工作等命运起伏,却始终姊妹连心,共同抵抗人生的风雨波折。

该剧以温情十足、不疾不徐的镜头语言,描绘了立体的家庭群像:作为何家的大家长,何文氏是主心骨一般的存在,为整个何家的后辈提供避风港;刘美心、何常胜相濡以沫多年,把六个女儿抚养成人,看着她们各自拥有日渐丰盈的人生;性格各异的姊妹六人虽然拥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始终与彼此紧紧相依,哪怕偶有分离争执,最终也都汇于圆满的一点。

淮南市作协主席金妤表示,该剧以小见大地呈现中国家庭形态的变迁与生活发展历程,通过更具家庭凝聚感的人物关系塑造,让观众一窥家庭真谛,并与自己的家庭互相印证,从而收获力量。

春节,象征着家的团圆、兴旺。过年回家,仿佛离雁归巢、孤帆靠岸,家的模样就是光阴的肖像。大年初六,《六姊妹》热播,广大观众与家人一起,在温暖旋律中找到心的归处,家的暖意化作力量,成为心中永恒的港湾!

《六姊妹》是首部剧情以淮南为背景,并在淮南本地拍摄的电视剧,打着深深的“淮南烙印”。

这也是淮南籍作家伊北第四部拍成电视剧的小说,之前三部是近几年热播的《小敏家》《熟年》《小日子》。

伊北人生的前18年在淮南度过,淮南人的质朴和平实,对他的艺术创作有着深刻影响。每个作家都有个心心念念的故乡,并在写作中完成自己与故乡的精神连接。伊北同样如此,他从过往深刻的记忆中提炼出故事框架,并第一次亲自操刀做编剧。

剧组在淮南实景拍摄了124天,先后在大通区、田家庵区等地现场取景、搭景、拍摄,真实展现了淮南的地貌建筑和风土人情。

《六姊妹》播出后,淮南万人空巷追剧,好比当年看《渴望》。淮上码头、老北头菜市、老造纸厂大院、九龙岗民国小镇,这些日常熟悉的地方出现在电视剧中,有种“陌生化”的亲近与骄傲。

当“何老太”带着孙女“何家丽”出现在淮上码头,那渡船,那铁缆桩,那大坝涵洞口上方的字(田家庵),剧情就和回忆交织在一起……

剧情紧凑、角色生动、情感真挚,观众好评如潮,有“一口气刷四集完全停不下来”的感觉,还有人将其与《父母爱情》《人世间》等爆款年代剧相比较,认为它有望成为又一部经典之作。

人生漫漫,有你相伴;体贴入微,弥足珍贵。由LUMi献唱的暖心片头曲《有我在呢》,唱出了六姊妹半生情:“你懂的,我想过,你陪我每一刻。”

剧中,暖阳倾洒,邻里姊妹们嬉笑寒暄;许下祈愿,暖心共赴生活新篇。回头看,姊妹一定在!

作品首播后,引发各大主流媒体好评。其中,大皖新闻推出的融媒报道“电视剧《六姊妹》让亿万观众认识安徽淮南”,登上微博热搜第10位。

浓浓的“淮南味”,不仅让观众感动,也吸引了人们到线下打卡、怀旧。九龙岗民国小镇的复古街景、充满烟火气的田家庵区“老北头”菜市,历史悠久的淮上码头……跟随《六姊妹》的脚步,仿佛穿越旧时光,每一处场景都蕴含着淮南的历史韵味。

如此,游客不仅能探寻剧中同款场景,还能感受淮南的地道美食、烟火气息。

而对淮南本地人来说,作品更显亲切。剧中,何文氏炼了几粒油滋啦,准备给刘美心补身体。为了能让观众看得懂,在“油滋啦”后面做了备注“油渣”。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油滋啦是极为珍稀之物,只有逢年过节,凭票买到几两宝贵的猪肉,才能吃到油滋啦。

“老鳖”(甲鱼),“串钩”(插队)……剧中人物的对话,穿插着方言和俚语,这不仅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淮南文化的生动体现,勾起很多淮南人的童年记忆与乡愁。

如今,淮南市正在推进将《六姊妹》拍摄取景地打造成文旅新高地,将更多《六姊妹》元素融汇其中,带动新一波文旅发展。

朝夕相伴,点滴美好汇聚日常;心意相知,幸福瞬间有迹可循。跨越五十年沧桑时光,汇聚线上线下热情,《六姊妹》用真情告白:

祝大家“何”家幸福,愿生活“何何”美美!

(柏 松)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