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高质量审计助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强磁场”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高质量审计助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强磁场”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2/5 10:15: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市审计机关在强化审计的权威性、专业性、实效性上下功夫,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推动落实、促进发展。截至2024年年末,全市已到整改期限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到位率达99.91%,在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生动实践中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服务中心大局,展现“新作为”

市审计机关加大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跟进力度和监督频次,做到重点工作“精准审”、对重要事项“持续审”,有效回应党委政府的关切。聚焦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开展市本级财政管理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组织实施的市级土地报批费用管理情况审计,促进盘活土地报批沉淀资金。聚焦风险防控,对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实施全覆盖审计,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开展增发国债项目专项审计调查和产业投资基金专项审计调查,促成市政府出台《淮南市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淮南市政府产业基金绩效评估办法》《关于公开遴选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实施办法》等系列制度。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3年以来,有序开展省级以上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及标准化厂房建设专项审计、市属两大开发区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链条、全周期嵌入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落地、奖补资金发放等重点内容,用高质量审计成果服务决策。

推动深化改革,发挥“新作用”

在强化对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中,市审计机关做到国有企业、国有资本走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围绕摸清家底,组织实施了淮南市辖区财政收支暨国有资产管理专项审计调查,开展了淮南皖淮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退城进园政策落实情况审计,为政府推进企业资产重组提供审计依据。围绕盘活资产,实施市属重点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及运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促进全市开展国有资产监管专项整治和市级闲置资产资源盘活专项行动。围绕明晰产权,开展了市建发集团、产发集团与县区园区债权债务情况专项审计。围绕强化监督,在全省率先探索在国有企业中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制定《关于在市属国有企业中建立总审计师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目前该意见已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力争在全市市属国有企业全面推广。

推进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市审计机关持续聚焦重大投资项目加强审计监督,强化政策、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快推动项目落实,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去年,实现了三个全覆盖:重大交通项目审计监督全覆盖。聚焦城市路网建设,持续加大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审计力度,助力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打好交通大会战。围绕高速公路建设,对合周高速、淮桐高速、怀凤高速、扬淮高速等4条高速公路淮南段开展了跟踪审计。围绕市政道路建设,对中兴路、南纬七路等6条市政道路开展了竣工决算审计,促进市政道路“增量、提质、增效”。围绕农村公路建设,连续三年对世行贷款农村公路提升改造示范项目执行情况开展审计,推动农村公路村村通、路路通;PPP项目财务竣工决算审计监督全覆盖。对市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治理PPP项目、淮南市大气环境监测与综合管理系统建设PPP项目等项目实施竣工决算审计,揭示了由于结算审核不严增加政府付费风险等重大风险隐患问题;新增国债项目建设审计监督全覆盖。围绕项目申报审核合规性、资金管理使用合法性效益性、项目建设进度和后期维护有效性等方面开展了我市2023年度增发国债项目专项审计调查,对市本级及7个县区共35个项目进行了穿透式审计,涉及国债资金17.86亿元。

增进人民福祉,展现“新气象”

过去一年,市审计机关紧扣党中央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审计监督,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审计。关注住有所居,连续两年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聚焦拆迁房建设难、拆迁户无居所等群众难点堵点问题,实施了大通区林巷村、建北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审计,助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帮助老百姓喜迁新居。关注老有所养,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对“老有所学”“老有所养”相关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重点延伸,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专项审计。关注病有所医,开展了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医药耗材设备采购及管理使用等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对全市11家公立医疗机构进行审计全覆盖。促成全市3家医院23个治疗大类194个集中带量采购药品落地实施,高值耗材全部进入集采,药品耗材价格实现了大幅下降。关注弱有所扶,开展了全市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审计、全市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情况审计等。关注美丽淮南建设,实施了生态保护和修复相关资金审计,开展了2个市辖区主要领导的自然资源离任审计,深入揭示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任务落实,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存在的问题,加快生态强市建设。

(记者 贾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