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乡村振兴在行动 > 建设和美乡村 留住乡愁记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建设和美乡村 留住乡愁记忆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2 8:21:2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寒冬腊月,冷风飕飕。

记者走进位于平圩淮河大桥北端的潘集区平圩镇平圩村,宽阔的道路穿村而过,乡村美景随着目光远眺,次第展开,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村庄内小路干净整洁,清幽巷陌,处处如画,步步即景。在新建的文体广场上、文化长廊边锻炼休闲的居民络绎不绝,人们共同感受到和美乡村建设成果。

平圩村是2023年批复的省级中心村项目之一,村庄南沿淮河北靠煤化工大道,项目共整合资金400多万元,建设“两横三纵”道路,建设垃圾分类、雨污分流及亮化和道路硬化等群众需要的项目,做好了景观小品、活动广场等可以休闲活动的项目,并注重结合红色文化打造平圩镇平圩和美乡村,通过文化长廊展现了平家滩的由来,平家滩阻击战两个故事,彻底改变了村庄面貌,留住乡愁记忆。

2023年,潘集区潘集镇潘杨行政村潘庄中心村、架河镇小郢行政村小郢中心村、平圩镇平圩行政村平圩中心村建设等5个和美乡村项目,2024年3月开工建设,投入专项资金近2000万元,围绕省级中心村“十项”建设重点任务,提前谋划编制污水治理、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村民健身场所等项目建设。2024年底前,全区5个省级中心村道路全部实现了“户户通”,村民健身活动广场、自来水、亮化、绿化实现了全覆盖,已顺利通过验收。

为确保规划符合农民意愿、体现乡村特色,该区编制规划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征求群众、镇村干部意见的方式,力求使规划符合村情、符合民意、符合验收标准。强化项目落实,着力加快建设。围绕省级中心村“十项”建设重点任务,提前谋划编制污水治理、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村民健身场所等项目建设。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多方参与力度。潘集区将和美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2023年区级配套资金500万元,专项用于和美乡村建设。同时积极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把和美乡村与专项债券、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等项目结合,共整合涉农资金1352万元,同时号召中心村成功人士捐款捐物,号召广大村民投工投劳,从而保证了和美乡村建设的需要。

该区坚持把村庄建设与兴业富民同步实施、同步推进,结合农村集体资产“三变”改革,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科学谋划产业发展项目,培育发展潘集酥瓜和店集贡米2个区内地理标志,做大做强成主导产业,通过土地适度流转,培育、提升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水平。

强化文明评选,助推满意度提升。通过开展各类文明村风评选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文体活动、普法教育活动,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健康生活、文明做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潘集区将继续整合涉农项目,加大区、镇、村自筹资金的投入和吸纳社会集资等多渠道投入,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对和美乡村建设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潘集区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告诉记者。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潘士清)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