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榜样 > 扎根乡土 初心如磐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扎根乡土 初心如磐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12/27 10:45:3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区优秀共产党员、市“最美退役军人”、省劳动模范、省模范退役军人……大通区上窑镇方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昌龙退役后,二十多年如一日为家乡的发展倾注心血,用实际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本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方昌龙是土生土长的方楼村人,服役期间因表现突出多次获得表彰。退役回乡后他积极参与村里建设,1999年村支“两委”换届,他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那时的方楼村,集体经济薄弱,带动乡亲增收成了他的心头大事。经深入调研和思考,结合方楼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土地闲置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他与村支“两委”决定推行“土地托管”模式,将村民闲置土地统一交给服务公司种植打理,提高了土地使用率,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二十多年来,方昌龙扎根基层,用力书写幸福稳定的民生福祉。在他的带领推动下,方楼村兴建环村生产道路15.5公里、路灯155盏、防渗灌溉渠道5.5公里,并且实现路面全硬化、自来水、天然气全覆盖。为改善村居环境,他推动建设两口当家塘,大力改造农村户厕。为满足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他发动致富带动人筹资50余万元兴建方楼文化广场,含篮球场两个、运动器材两组,常年邀请市区文艺团体来村表演,引导群众主动发展适合自己的健康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日常文化生活。为传承红色基因,留住乡愁留住美,组织利用方楼村文化资源,新建方楼村史馆并荣获“淮南市十佳村史馆”称号。

方昌龙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要发扬劳模先进典型作用,用心用情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他四处奔波,成功引进投资兴建“方楼村双孢菇生产示范园区”,亩效率达2万元,解决劳动就业300余人次。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他通过多方投资、引资,用活村集体资金,完成集体经济由0到50万元的跨越,解决了为村民办事资金难的问题。面对农村独居老人日益增加的严峻态势,为保障老人生活及安全,方昌龙在取得镇党委、政府支持后,为全村400多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购买了意外保险。

方昌龙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合发展老兵调解、人民调解、法官调解等社会大调解治理模式,打造“枫桥式”美丽乡村、“枫桥式”警务站。方楼村2022年被评为“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23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4年被评为“安徽省文明村”。

(记者 吴 巍)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