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乡村振兴在行动 > 让乡村有产值有颜值更有价值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让乡村有产值有颜值更有价值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12/25 15:55: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立足区域特色 打造产业品牌
让乡村有产值有颜值更有价值

近年来,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杨岗村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坚持“立足区域特色,打造产业品牌”的思路,走出了一条发展现代农业、民族特色产业、循环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收益实现了从2020年10万元到2024年60万元的增长。

聚焦现代农业,科技引领田园新梦。杨岗村第一产业以水稻、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为主,杨岗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022年9月,孤堆回族乡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在杨岗村落地实施,主要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等。目前已投入资金1000余万,占地200亩,建成了30个反季节蔬菜保温大棚,60亩露天种植基地,产业园采用先进科技,使用自动温控、光照、水肥一体化管控设备,通过引进、种植优质蔬菜、瓜果新品种,在季节上、市场上巧打时间差,错开产品上市高峰期,从而提高销售价格以及总收益。预计2024年园区网纹瓜、丝瓜、贝贝南瓜、番茄、辣椒等蔬菜瓜果总产量将突破40万斤,年产值约300万元,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

打造民族特色产业,铺就民族团结坚实基础。杨岗村是少数民族村,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更好利用村内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民族团结事业发展,杨岗村积极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牛肉圆子。杨岗村牛肉圆子加工产业于2023年11月底开始试运营,生产的圆子晶莹剔透、馅料饱满、夹起修长、放下浑圆、柔而不烂,产品受到孤堆回族乡及周边地区群众的普遍欢迎。目前杨岗村正在利用民族发展资金,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建设标准化工厂,预计在今年春节期间,标准化厂房可以投入使用,实现牛肉圆子加工产业化,将为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引擎。

发展循环农业,共绘湖域治理美丽田园新画卷。杨岗村濒临瓦埠湖,处于水源保护区内,本良农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结合村内现有养殖场,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利用鸡粪等有机肥料,使用有机菌肥和基质栽培技术,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种植,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其出产的西瓜以及博洋酥瓜口感、甜度要高于用复合肥料种植的产品,平均每亩地可增加500余元收益。下一步,杨岗村将借助土地整理发展契机,以田为纸、以苗为墨,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发农业体验、生态采摘等项目,构建出湖域观光农业、生态采摘发展格局,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让乡村有产值,有“颜值”,更有价值,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乡村美起来,产业兴起来”的美好画卷。

(记者 苏 强 通讯员 李迎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