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向新谋精,引领淮南工业未来产业发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向新谋精,引领淮南工业未来产业发展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11/27 9:22: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汉邦日化、中宇玻璃、兴阳电子、华辰制药、赤诚高分子材料等62户企业今年上榜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达因汽车空调、蒯科砾、新南港、博美奥齐、唐兴装备科技5户企业今年在省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成功挂牌;

特码斯派克立井应急救援系统、格锐鑫智能装备气动单轨吊车、恒远电子超长高强无人值守智能司磅系统、国力液压智能工况终端设备可靠性验证装置设备、博美奥齐超级框架锯今年获评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布局未来产业对培育新增长点、开辟新兴赛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坚持向新谋精,聚焦优势产业、细分领域、科技创新,致力打造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引领淮南工业未来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聚焦优势产业,打造精品矩阵

市工信局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实施追求卓越品质打造工业精品矩阵行动,培育打造梯次矩阵。今年以来,新增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2户,全市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232户。5户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成功挂牌。全市新增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2个,省级首版次软件产品3个,省级智能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12个,省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5个。全市省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企业达29户,居全省第5位。

聚焦细分领域,突出标准领航

发挥新产业标准推动技术进步、服务企业发展、引领产业升级的作用,聚焦先进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围绕新型储能、具身智能、低空飞行器制造、生物制造、新一代移动通信等发展方向和细分赛道,开展未来产业标志性产品标准研究,对主导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给予支持,通过标准引领,培育一批标准化示范企业。推荐安徽理工大学固废基低碳胶凝材料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技术标准申报2024年地方标准,推荐淮南徽旺豆制品设备有限公司千张开工生产线和食品机械、谷类清洗浸泡系统2个标准申报行业标准。

重点实施集群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四大发展行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及光伏储能、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医药七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市七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41.1%,同比增长3.3%。寿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省建设工作成效明显,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

聚焦科技创新,推动新品应用

以新产品、首创产品、标志性产品为重点,分专题征集遴选具有推广价值和带动作用的标杆示范场景,以产品规模化迭代应用促进未来产业发展。分层次建立省、市科技称号申报储备库,并及时开展申报、认定工作,确保成熟一批,申报、认定一批。

今年以来,推荐中环新能源等5家企业申报省企业技术中心,平安开诚等3家企业申报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万维机电等4家公司申报标准化示范企业,9个省级新产品通过审核,推荐中环新能源新型高效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研发等7个项目申报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大科技项目。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平台,开展标志性产品展示推介,促进产需对接、产销联动,助力我市未来产业加快发展。

(通讯员 王怀利 记者 周 玲)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