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夯实建设基础 提供会战保障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夯实建设基础 提供会战保障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9/23 15:01:3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夯实建设基础 提供会战保障
——我市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用地报批

为夯实我市“交通大会战”建设基础,助力淮南高速公路“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市交通部门项目专班强力推进、真抓实干,工程项目用地的成功批复为工程形象进度、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了保障。

扬淮高速淮南段(28.1公里、涉及3个区5个乡镇),于2024年1月10日发布征地预公告,1月18日完成分地到户及现状调查,1月24日取得社稳备案,1月25日发布安置补偿方案公告,4月1日通过省级社保审查,4月9日取得省级林地批复,4月29日用地情况通过市级审查、6月15日用地情况通过省级审查、6月19日通过自然资源部预检审查;怀凤高速淮南段(37.1公里、涉及2个县区7个乡镇),于2023年12月22日发布征地预公告,2024年1月9日完成分地到户及现状调查,1月12日取得社稳备案,1月18日发布安置补偿方案公告,4月1日通过省级社保审查,4月3日取得省级林地批复,6月24日用地情况通过市级审查,6月30日用地情况通过省级审查。

截至目前,扬淮高速淮南段用地已取得自然资源部批复,怀凤高速淮南段用地已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核待批复。

高速公路线长、面广,穿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仍然难以避免,耕地占补平衡和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是高速公路建设推进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扬淮高速淮南段、怀凤高速淮南段两条高速公路共需耕地数量约4530亩、水田规模约3874亩、粮食产能约313.4万公斤,数量较大。为妥善解决用地指标审核事宜,市交通运输局在勘察阶段充分摸排底数,采取省级统筹购买、国家重大防洪项目结余指标申购等多种方式,提前解决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这一难点问题。

失地农民社保问题,是高速公路推进过程中另一难题。面对多重艰难局面,市交通运输局、交控集团邀请省人社厅专家在征地现场开展视频“一对一”辅导、解答疑惑,县(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乡镇、村等单位形成共识,项目建设单位驻点办公、统筹协调,仅用20余日,全面完成失地农民1730人养老保险统计、登记、初审、复审并顺利通过省人社厅审查。

从项目启动前期开始,市交通运输局、交控集团一线工作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主动担当作为,紧密跟踪各个流程环节,主动学习掌握各专题政策要求,有问题第一时间研究,在短时间内协调解决各项专题30余项。

特高压输电线路对下穿高速公路技术参数管控严格,项目在淮河北岸下穿1000KV淮芜、淮盱特高压线四组,项目组赴省电力公司4次、国家电网公司2次,经反复研究,最终采用棚洞设计方案妥善解决特高压线路不迁改事宜,顺利取得电力部门支持意见;

涉铁、涉淮等问题需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单位,一般耗时较长、推进难度较大。项目在大通枢纽西上跨运营京福高铁蚌埠至合肥段,项目组赴安徽上铁公司5次、上海铁路局2次,采用大跨径竖向转体方案设计保障高铁运营安全且方案并通过上海铁路局论证审查。在淮上淮河大桥下游400米处跨越淮河,项目组赴省水利厅2次、赴水利部淮委8次,采用主桥328米跨径跨越淮河且满足淮河岸线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涉河建设方案通过水利部淮委论证审查。

项目推进专班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充分与勘察设计单位交流会商,通过技术方案深化优化挖掘节约集约用地可行性潜力,为项目用地报批指标创造最大节地规模和后期运营效益。怀凤高速淮南段路线涉及凤台电厂、潘集电厂、潘集选煤厂、田集电厂、潘二煤矿等诸多工业基地,经技术攻关研究,通过优化互通匝道布设、跨河桥梁结构、项目全线37公里节约集约用地指标约300亩,直接节约经济成本约1.5亿元。(记者 张鹏)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