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为谢家集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为谢家集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8/27 10:21:1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近日,共青团谢家集区委联合中共谢家集区委人才工作局、谢家集区招商服务中心举办谢家集区青年学子家乡行暨“青睐蔡楚 筑梦归乡”主题团日活动,聚焦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组织青年学子、青年人才和优秀团员青年代表赴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安徽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地参观学习,进一步引导优秀青年学子了解家乡、认同家乡、扎根家乡,深入推进青年人才工作,助力谢家集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杨公镇陈庙村农产品加工企业,青年们品尝了“食光饱和”系列产品,切实感受现代化农业设备和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和技术需求。青年们表示,要在理论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本领,为乡村振兴赋能。

在陈庙村千亩无花果种植基地,枝条间一枚枚硕大的无花果圆润可爱、让人爱不释手。参观过程中,青年们了解了无花果从选种、育苗、栽种、管理到采收的技术,大家听得聚精会神,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在杨公镇汤王村田丰瓜果有限公司,青年们品尝了甜美的翠玉梨,走进了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大棚,沉浸式体验了阳光玫瑰葡萄精细化、现代化管理模式,全面了解谢家集区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一座汤王村,一卷革命书,一馆汤王史,一盏游子梦。在汤王村村史馆,青年们沉浸式感受汤王村一砖一瓦的历史变迁和乡村振兴的美丽蜕变。

“英名垂青史,光辉照后人。” 在汤王烈士文化园,陈列的物件、照片展示了一段难忘的峥嵘岁月,道出了王影怀、王培吾等一批革命烈士的光辉经历,使青年们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在烈士纪念碑前,青年们高举右手,紧握右拳,庄严地重温入团誓词。

在安徽理工大学参观图书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大学生创业基地等,青年人才交流座谈,就参观感受、家乡变化等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参加“扬帆计划”的大学生还对政务实习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

青年们纷纷表示:“此次主题团日活动给予我们‘零距离’领略家乡魅力的机会,让我们看到了谢家集区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会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积极投身家乡的建设,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团区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团区委将继续聚焦聚力青年人才工作,拓宽高校大学生与家乡常态化联系渠道,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回到家乡,与家乡同发展、共成长,为谢家集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记者 苏 强 通讯员 张春莉)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