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 国家“一五”重点工程:望峰岗选煤厂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国家“一五”重点工程:望峰岗选煤厂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7/24 9:49:0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面对当时国内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国外美帝主义战争威胁和经济封锁的严峻环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成为恢复国民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的援助下建设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构成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建设的核心和骨干,奠定了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56项工程”分布于全国17个省(自治区)、56个市县,宏观上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70%以上布局在北方,其中落地安徽省的只有一项,就是位于淮南市的望峰岗选煤厂。

一、淮南具有建设选煤厂的优越条件

国家“一五”计划提出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拟在武汉、马鞍山、上海等地建设钢铁基地。冶炼钢铁离不开焦炭。煤,特别是经洗煤工艺后再炼成的焦炭被称为“工业粮食”。淮南煤炭资源丰富,占华东地区的32%,是华东和长三角区域的能源保障基地,且煤质优良,适用炼焦和动力用煤。淮南矿区地处华东腹地,邻近沪、宁,交通十分便利,航运有淮河舟楫之利,水路沿淮河,经洪泽湖进运河入长江;铁路由水(水家湖)张(张楼)线与京沪线相接,淮南铁路(田家庵—裕溪口)是沟通江淮之间陆路运输最便捷的形式,运输条件得天独厚。当时华东地区还没有一座现代化的选煤企业,因此,在国家大势、时代浪潮、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共同作用下,在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50年代初期,国家决定将苏联援建全国“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安徽省第一座全部自动化、机械化的选煤厂,落地淮南。

二、望峰岗选煤厂的兴建和重要作用

1954年,国家建委批准同意在淮南建设一座现代化选煤厂,工程定名为“淮南谢家集中央选煤厂”。1955年,国家煤炭工业部和苏联煤矿工业部签订《中苏第162/3号合同》,向苏方订购成套设备,并委托苏联列宁格勒煤矿设计院负责设计。苏联的5位专家在对淮南矿区的地理环境、土壤性质、气象条件、交通运输进行深入勘察与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慎重地将厂址选定在谢家集望峰岗。1956年10月3日,选煤厂的部分辅助土建工程先期开工建设;1957年6月,选煤厂的全部设计工作完成;1957年9月1日,主厂房工程正式奠基。建设期间,来自苏联的土木建筑、电气安装等方面的专家在厂址选择、建厂资料收集、设备供应、设计施工、安装生产等各个环节长期在工地进行具体指导,解决了各种复杂的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1958年10月27日,选煤厂进行试生产并一次获得成功,比计划提前了半年多。而后,国家验收委员会对选煤厂工程进行逐项验收,106项移交生产的工程中,有84项被评为优等,22项被评为良,无中等和劣质工程。1958年12月20日,选煤厂举行隆重的投产庆祝大会,时任淮南矿务局局长康志杰在会上代表矿务局正式将其命名为“淮南煤矿望峰岗选煤厂”。

望峰岗选煤厂占地面积9.24万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27276平方米,设计年入洗原煤能力100万吨,小时处理量238吨,生产工艺为跳钛浮选联合流程,从原煤入厂到产品外运全部为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生产工艺最先进的选煤厂。投产仅一年就超过了设计生产能力近百分之五十,产量当年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首,及时有效地支援了我国工业的发展,荣获全国“群英会”颁发的奖旗。

望峰岗选煤厂建成投产后,大批炼焦精煤源源不断地运往宝钢、马钢、杭钢等单位,并远销巴西和日本;动力用煤主要供华东地区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使用,深受用户欢迎。此后,该厂先后4次对原有设备进行大的技术改造和更新,以提高精煤质量、增加精煤产量。“浮选工艺参数自动检测与自动控制系统”于1985年获评国家科学进步奖三等奖和煤炭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浮选生产由人工生产向自动控制的转变,为我国选煤技术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三、“这个厂办得很好”

望峰岗选煤厂建厂后,先后迎来邓小平、董必武、彭真、聂荣臻、杨尚昆、刘澜涛、张治中、伍修权、许世友、曾希圣等领导人来厂视察、参观。

1960年2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来皖视察期间,专程到淮南市视察望峰岗选煤厂。邓小平视察了生产车间调度室,察看了全厂设备运行的模拟盘。他的腿在来皖之前扭伤了,拄着拐棍,行走不便,还坚持要上去30多米高的洗选车间察看生产现场,当他看到选煤厂设备和生产工艺先进,厂容壮观、清洁,职工干劲很足,高兴地说:“这个厂办得很好!”

望峰岗选煤厂在完成历史使命后,于2018年关停。作为淮南煤矿第一座选煤厂,望峰岗选煤厂积累了一系列技术创新硕果,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选煤人才,为新中国选煤事业书写了独特而多彩的可贵篇章。

如今,淮南煤炭工业生产面貌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淮南煤矿选煤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共有亚洲单体最大中央型炼焦煤选煤厂——潘集选煤厂等8座现代化智能选煤厂屹立淮河大地。望峰岗选煤厂见证了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在淮南市工业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新中国建设初期淮南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完成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目标、团结奋斗发展民族工业体系而交出的一张优异的历史答卷。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站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新的历史任务,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勇于担当、不怕困难的精神,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奋力重振淮南老工业城市雄风,为实现“七个强市”目标而努力拼搏。

(通讯员 朱燕)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