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 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5/23 10:47:2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提出,要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支部建在连上”发端于三湾改编,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建立,之后更升级为人民解放军加强基层建设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曾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组。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由于敌我力量悬殊,秋收起义部队在战斗中相继失利。毛主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在文家市实现转兵,带领部队撤离湘东地区,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行军过程中,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军队中弥漫着消极的氛围,毛主席意识到军队中最重要的问题不是人数减少,而是党组织领导的问题。陈士榘回忆毛主席当时说:“我观察过,凡是拥有一定数量党员的连队,士气就高,作战英勇,长官也能得到有效的民主监督。”(《从井冈山走进中南海:陈士榘老将军回忆毛泽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毛主席指出:“两年前,我们在国民党军中的组织,完全没有抓住士兵,即在叶挺部也还是每团只有一个支部,故经不起严重的考验,”必须“在战斗兵中发展党员数量,达到党员非党员各半的目的”。

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分析了部队的政治思想状况,决定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会议决定了三件事:一是整顿组织,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改编时,提出去留自愿,愿留则留,不愿留发给路费,希望他们继续革命。二是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毛主席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三是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连、营、团三级建立士兵委员会。半个月后,毛主席在酃县(今炎陵县)水口镇一个大祠堂的阁楼上,亲自发展6名工农士兵骨干成为新党员,建立了人民军队第一个连队党支部,史称“水口建党”。很快,发展新党员的工作迅速开展起来,工农出身的党员成了人民军队的支柱。

焕然一新的红军接连打破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围剿”,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上杭县古田召开。大会听取了毛主席关于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草案)的报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这就是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解决了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它指出:“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

“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有力提升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这为我们在新时代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辟党建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宝贵经验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切实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增强全体成员凝聚力的核心所在,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保障。基层党组织作为连接党与人民的枢纽,必须严格按照党的指示发展,积极协调各方因素,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只有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出发点,基层党组织才能充分发挥有效职能,解决新时代党的建设过程中各类棘手、复杂问题及突发情况,将党的精神、作风贯穿各项实践中。

要强化制度保障。“支部建在连上”提出后,工农革命军由弱到强,由分散到团结,从根本上说依靠的是党在军队改革中建立的一系列健全、有针对性的制度。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精诚团结。善于发动意见不同的同志进行合作,凝聚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合力。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将批评和自我批评常态化,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作用,对于批评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让批评和自我批评产生实效。做好党员发展、党组织关系转接工作,规范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以严肃的内容、先进的思想、有力的载体强化组织生活阵地。

要永葆先进性。实践证明,无论何时,先进性建设都是党的建设的风向标,是党员干部培养和成长的必修课。无论在什么时期,基层党组织都是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头堡”,旨在更好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当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时,人民的诉求也会随之变化,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紧跟时代发展,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的同时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针对问题的关键点,从多方面寻求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基层各项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讯员 陈 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