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低碳节约向新而行向绿进阶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低碳节约向新而行向绿进阶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5/15 8:52:0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节约,赋能美好幸福生活——低碳节约向新而行向绿进阶

来到市政务中心地下车库,你会发现这里的灯会感应,人在远处,灯光晦暗,一旦走近就会变得明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常亮状态下是18瓦,微亮状态下只有3瓦,仅此一项,节能率就达到70%,每年节约电量约21.74万kWh。

走进市政务中心机关食堂,“光盘行动”“杜绝浪费”“请自觉打包”等温馨提示标牌挂满了大厅各个角落,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这些小细节,你会发现推进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近年来,我市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反食品浪费、绿色食堂遴选、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合同能源管理、节约型机关复核等工作,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社会新风尚。

贯彻“新理念”,实施“绿能替代”,打造绿色节能标杆工程

市政务中心由A座—G座7栋办公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约为14.85万平方米。以前,政务集中区用能以电、天然气、石油为主,能源消耗量较大。

为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引入市场机制,实施了市政务中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一体实施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照明灯具改造、卫生洁具设施改造、水电能耗数据监测分项系统搭建、能效可视化楼宇智慧用能管理系统建设等,实现托管区域的节能降耗。数据显示,通过节能技改,2023年市政务中心A至G座共节约水量63620吨,同比下降44.08%;共节约电量3248875.32千瓦时,同比下降27.47%。

来到市政务中心公共停车场,光伏车棚吸引人们的眼球。“光伏车棚产生的电能有效满足办公用电需求,也解决了车辆夏天暴晒、冬天受冻的烦恼。”工作人员说。

市政务集中区综合能源项目是淮南市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的重点项目,总投资893.65万元,包含屋顶光伏、光伏车棚、景观发电装置等设施,建设容量为1.54兆瓦,铺设面积约8000平方米,打造综合智慧能源系统。该项目于2023年3月底开工,当年10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预计,25年内总发电量为4064万千瓦时,平均每年发电量约为162万千瓦时,每年绿能替代电量约为129.6万千瓦时。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煤497.46吨,相应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323.32吨,相当于每年种树13000棵。

以市政务集中区综合能源项目为引领,我市还实施了寿县国投、城投大厦、民生大厦、民安大厦,凤台县中医院能源管理服务项目,八公山区党政机关、东方医院集团、谢家集区中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现了能源管理精细化、能源数据价值化。

追求“新时尚”,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让文明生活触手可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我市投入约80万元采购一批智能垃圾回收设备,于2023年9月在市政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同时,采用“积分兑换”“绿色账户”等激励形式,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垃圾分类设施走进办公大楼,有助于培养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自觉。”市直机关一名工作人员说。

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截至2024年3月底,市政务中心累计参与可回收物投放14896人次,累计投放纸张类4093.8千克,塑料类1841.8千克,纺织类937.2千克,金属类680千克,累计实现碳减排12.54吨。

为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我市注重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垃圾分类有关政策和垃圾分类知识;利用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环保布袋、纸袋、可降解塑料制品等替代品宣传推广活动,加大塑料污染治理。

目前,我市已顺利完成三批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任务,49家单位建成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单位。

践行“新风尚”,实施“光盘行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人人可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为营造勤俭节约良好氛围,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起草并以市“两办”名义印发了《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用餐行为的通知》,与市直机关工委联合印发《厉行节约倡议书》。在市政务中心机关食堂每季度组织以“反对餐饮浪费,提倡光盘行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组织各家政务食堂开展“光盘打卡”“爱心助农”等公益行动,采取就餐监督和浪费曝光等形式,引导机关干部职工“吃多少、点多少”,这一做法被光明日报、安徽电视台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报道。

“我们从供给层面着手,探索施行‘半份半价’‘多菜拼盘’‘计量收费’等餐饮供应方式,吃多少、称多少、付多少,有效杜绝了餐饮浪费。”市政务中心机关一食堂负责人何兵告诉记者。

低碳节约,向新而行,向绿进阶。“从实施市政务中心综合能源项目,到推进垃圾分类,再到LED灯智能感应,折射我市持续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打造绿色低碳美好生活的探索与实践。”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将继续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追“新”逐“绿”,为淮南建设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增添绿色动能。(记者 张静 朱庆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