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乡村振兴在行动 > 特色产业生产忙 不负农时不负春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特色产业生产忙 不负农时不负春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3/13 10:05:4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亲戚朋友们,看到微信后,请你们有时间来我家帮忙几天,俺家的大棚甜瓜苗急需移栽下地,目前人手不足,收到请回复。谢谢!”

近日一大早,凤台县关店乡蔡庄村甜瓜种植大户宋德中连续在朋友圈、亲戚群发布用工信息。老宋今年发展大棚甜瓜面积21亩,如今才移栽10亩地甜瓜苗,还有11亩没有完成,他有点焦急。宋德中说,2023年他种下11亩甜瓜,收入12万元。今年加大投资扩大10亩地,铆足劲想多挣钱。由于春季冰雪不断,天气寒冷,已经延迟了20多天没有移苗。信息发出去不久,陆陆续续来了十几位附近的村民和亲戚朋友前来帮忙,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站在蔡庄村村部楼上瞭望,甜瓜和蔬菜大棚鳞次栉比,一片就有300多亩。大棚内,热气腾腾,每个棚里都有村民正在忙碌着进行甜瓜、番茄、辣椒等品种的栽培。

“我们要保证大棚温度正常,做好控水保暖和控肥工作,没有及时移栽的瓜苗要防止瓜蔓生长过快,控水控肥,培育壮苗。”该乡今年发展甜瓜面积5000多亩,为保障这个特色产业健康运行,乡农技专家赵亚带领乡村农技员、科技特派员每天都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现场手把手指导瓜农大棚甜瓜栽培管理技术。

“我们这些人在大棚里采摘草莓以及疏蔓工作有30多天了,春节期间都没有闲着。今年的草莓长势好,果实多,价格也比去年高,俺们也挣了不少工资,特别开心!”距离蔡庄村部不远的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朱正永的草莓大棚里暖意洋洋,雇来采摘的几位村民一边品尝草莓,一边开心地和记者唠嗑。由于草莓大棚靠着蒙凤公路,不少经过的车辆司机停靠路边,带着家人朋友来大棚里品尝采购。顾客们边品尝美食,边用手机直播,朱正永和妻子带着人忙着对新采的草莓进行分类。他告诉记者:“长相好看的优质果是发往全国各大城市超市的,为适应市场需求,去年我重新对草莓品种进行调整,扩大了优质品种‘粉玉’牛奶口味草莓种植,20亩草莓一个春节就卖了40多万元。”

“我们和长丰草莓基地、老秦果业、津东果业、优廉果业等8家国内果业公司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采摘吨货以上产品都通过这个主渠道进行销售。”运货的司机边装货边告诉记者。

“我们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培育甜瓜、草莓等‘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上做文章,一批乡土特色品牌不断涌现,增强了当地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还在推动特色产业质量管理和服务方面下功夫,引领乡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为实现乡村振兴强筋壮骨。”该乡纪委负责人介绍。(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唐家林)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