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乡村振兴在行动 > 淮河古村“变身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河古村“变身记”
【字体: 】 发布时间:2024/1/2 10:31:42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出了凤台县城,约摸不到10分钟的车程,记者便来到凤台县刘集镇樊庙村,复古的入村景观、蜿蜒的村道、错落的石凳、掩映于绿荫中的庭院与巷陌,如置身于诗画中。

“以前俺们村可不是这样子的,环境差、道路泥泞,门口的水塘子一到夏天就臭烘烘的。现在,你看路上一个树叶子都很难看到。”

在村文化广场,年届七旬的老党员樊德元边在健身器材上练着和记者唠着。据老人介绍,他们的孩子们目前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家里就剩下了老两口,自家的11亩地也都通过土地“大托管”包给了种粮大户,现在成了“退休农民”,啥也不用操心,安享着晚年。

樊庙村是一个淮河古村落,据村史记载,发源于明朝洪武年间,在数百年的历史沿革中,目前共有5个自然庄、11个村民小组、2600多人,耕地面积3122亩。

“我们村临靠淮河,记得我们小的时候,那时候可以说十年九淹,收入单一,环境也更是差。”樊庙村党支部书记樊军说。

樊军是土生土长的樊庙村人,也是一名90后村书记。自上任后,他多次走访村民、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积极听取村民意愿和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对村庄进行升级改造和环境优化,并于2021年成功申报建设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在政策、资金、项目的扶持下,樊庙村按下了“蝶变转身”的快进键。

科学布局抓发展,因地制宜兴产业。从整体规划、布局实施到村庄整治、力推产业等,一个个目标逐渐变成了现实。

“现在俺们村就等于是一个小景区,湿地游园、淝河渔文化园乡、停车驿站、村史馆、文化礼堂、农家书屋都有,另外还有村卫生室、文体活动场所等,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樊德元说。

“这几年我们结合村庄区位和原生布局,完善了村里的主次干道,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和景观灯,村民全部用上了卫生厕,并根据道路、居住区、人流密集区等区域范围划分了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责任区,定点堆放,及时清运。”樊军告诉记者。

据樊军介绍,为了解决乡村生产生活垃圾造成的沟塘水面污染问题,村里引进了生态水芹治污模式,通过浮床把水生经济植物、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的水芹种植到沟塘里,不仅可消纳污水、净化水质,而且每亩水面水芹可带来2万多元收益。这一模式,不仅将村里沟塘水面变成菜篮子、花园子,还让村集体和农民获得了经济收入。

在樊庙村乡村振兴办公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忙着统计每个家庭的积分情况。乡村振兴专干穆古颖告诉记者,村里结合文明新风、爱村爱集体、勤俭持家、公益美德、孝善敬老等方面,在全村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媳、美丽庭院、移风易俗及亮家风、赛家训等评比活动,并组织村里的11个网格员进行季度打分,一分值代表一块钱。根据评分多少,每季度兑现一次奖励,颁发证书,并根据积分多少兑领相应价值的奖品,村民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也广。这两年,村里已评出五星、四星、三星户几十户,好婆媳涌现很多,文明新风已融入樊庙村村民的寻常生活。

“这几年,我们在产业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村里的粮食种植合作社发展了六七家,土地托管实现了整村推进,而且随着品种、技术等方面的更新提升,优质粮总产值比以前翻了几番,村集体经济实现可支配收入突破了40万元。”樊军告诉记者。

留住乡愁、守住乡村底色,为民、利民、惠民,这是如今樊庙村发展的“关键词”。乡村产业、乡风村貌、集体经济、民主富民已在这个淮河古村落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县里已准备把我们村作为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重点打造,接下来,我们将把乡村文旅产业融入到和美乡村建设中,争取把樊庙村变成一个宜居宜游的幸福村。”樊军信心满满。(通讯员 刘甲军 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