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11/20 10:32: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个周末,天气晴好,位于大通区孔店乡河沿村的高塘人家田园综合体游人如织。该乡村旅游项目于2022年9月开始运行,是集生态农业、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旅游度假区,入选2023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百强名单,河沿村入选2022年度安徽省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

“高塘人家内设果园采摘、民宿度假酒店等多项休闲娱乐设施,初冬风景优美,让我们感受到回归自然、体验野趣的现代自然生态美。”来自合肥的游客苏先生说。

旅游业是绿色产业、富民产业。近年来,我市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立足资源优势,创新文旅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市场空间,打造旅游品牌,全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彰显“楚风汉韵 山水淮南”的高品质旅游强市。

坚持高站位谋划,下好文旅发展“一盘棋”。我市将旅游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印发《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楚风汉韵山水淮南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培育主导产业促进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将旅游业作为高成长性产业来打造,成立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数字创意和文旅产业等专项领导小组,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将旅游开发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在旧城改造和新城打造中预留旅游发展空间,在相关产业发展中植入旅游元素,全域旅游发展意识不断深化。

注重资源整合,激活文旅发展新活力。我市整合37家A级景区、10家星级饭店、38家星级农家乐等资源,积极培育引导,目前有3个乡镇获评省级特色旅游名镇,7个村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4个村入选首批安徽省“精品主题村”,3个村入选安徽省“特色美食村”,3个园区入选“后备箱工程基地”,5家休闲旅游示范点入选首批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乐森黑马有限公司入选第七批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寿县豆腐主题文化园入选安徽省“六大主题”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突出地域特色,培育文旅淮南品牌。我市打造淮南城市记忆街区,再现老淮南剧场、供销社等时代场景,成为网红打卡地。重塑淮南少儿艺术名片,扶持民营艺术团体推动少儿京剧、花鼓灯等开展“五进”活动,重启中国·淮南少儿艺术节,繁荣少儿文艺事业。培育江淮非遗精品,围绕“花鼓灯”“火老虎”“肘阁”“抬阁”等特色非遗,举办非遗购物节和“传统工艺互动体验”等活动,促进非遗传承发展。打造特色美食品牌,精选110道特色美食,编印《烟火淮南》美食画册,在《淮南文化》杂志专栏介绍美食故事。遴选10道美食入选首批游安徽“不得不吃”的特色美食(小吃)名单、4家酒店入选首批游安徽“不得不进”的特色美食(小吃)名店名单。

聚焦业态融合,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我市通过重大旅游项目带动,促进旅游和相关行业融合、叠加,形成旅游发展合力。依托城市更新,建成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市文化艺术中心、E水系公园、舜耕山景区环山路等;依托城市商业,建成寿县报恩寺街区、吾悦印巷街等旅游休闲场所;依托工业、农业、采煤沉陷区治理,在全市打造出一批旅游景区(点),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 朱庆磊)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