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乡村振兴在行动 > 党建引领大托管 完善农业产业链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党建引领大托管 完善农业产业链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11/16 10:31:0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虽值冬季,但寿县安丰镇谷贝村村民李正芬心里却温暖如春,他把土地托管给种粮大户后,收益增加了。李正芬说:“农业生产大托管解决了我们留守老人种田难、田谁来种的难题。”同村种田大户李方迅告诉记者:“农业生产大托管把小农户耕地集中连片推进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绿色高效现代化生产发展,更好解决土地抛荒。”

该镇谷贝村2022年以来,托管土地面积6200亩,涉及34个村民组,1132户,占全村可耕地面积的56.8%。2022年实现粮食增产62万公斤,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2.95万元,仅大托管一项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近60万元,带动参与托管农户户均增收6600元,承接服务主体收入每亩增收200元以上,实现粮食增产、农户增收、集体经济增效、服务经营主体获利多方合作共赢。

采访中,谷贝村党总支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农业生产大托管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效、服务主体增盈,有利于村秸秆禁烧和秋种。”

近年来,安丰镇以农业生产大托管为契机,大胆尝试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入股经营主体,着力补链强链、完善农业“接二连三”产业体系,保障工商资本安全下乡,打造农业生产大托管2.0版本。

该镇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农业生产“大托管”工作始终,谷贝村成立农业生产大托管领导组,下设生产、宣传、后勤保障3个小组,负责对“大托管”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运行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大托管工作,结合谷贝村实际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多次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集体讨论修改。在推动农业生产“大托管”这一创新工作中,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宣传、带头发动、带头落实,组织由村干部、党员志愿者参与的“农业生产大托管”工作队,通过会议宣传、张贴条幅、入户走访、田间座谈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大托管的目的、意义和政策,为群众算好“明白账”“经济账”,共计入户走访群众1000余户,100余名党员带头将土地托管给村集体,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大托管工作深入开展。

该镇坚持规模经营,打造农业产业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投入并整合资金200多万元,完成“小田并大田”面积达4100亩,平整后每块田10亩以上,最大田块达到100亩,解决了土地碎片化问题。投入1100万元,新建仓储中心1400平方米,购置大型旋播一体机、粮食烘干设备等配套设施42台,实现种植作业全程机械化。

该村党总支与中国好粮油丰茂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合作谋划,打造“国泰香”“精品丝苗”等品牌,签订委托合同,实现大托管粮食订单生产,线上线下供不应求,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村企共赢,强村富民。把为承接服务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作为大托管核心任务,联合农管家拟定保底收益,进行利益分配,提供记账、农资选购、生产技术、产品销售、核算成本与产值等服务;联系农担公司,在建设银行授信贷款额度100万元,随用随贷;联系保险公司为服务主体办理“完全成本险”,增强了服务主体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大托管顺利试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村党总支始终把规范管理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引导农户和监事会人员参与监督,压实各方工作责任,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在选择承接服务主体上全程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按照“经验足、设备全、能力强、信誉好”标准,遴选“寿县粮丰家庭农场”等13家承接服务主体,确保大托管经营管理有序、效果好。(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卫寿利)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