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蓝天碧水净土 > 守护绿水青山,共绘美丽新画卷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守护绿水青山,共绘美丽新画卷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11/14 10:36:4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从草木葱茏的秀美八公山,到出门见景的口袋公园;从开窗见绿的宜居城区,到一村一韵的美丽乡村……走进八公山区,抬头可见“天空蓝”,放眼环顾“生态绿”,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正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近年来,八公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力打造绿水青山新局面,用生态含绿量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打造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八公山样板

11月9日,在小武山—西车路山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复绿区,记者看到昔日废弃矿山通过有序修复,如今满眼是绿,一株株小树整齐排列,涌动着稚嫩的生机,接续着新的希望。

对采石塘口进行治理,覆土复绿,小武山—西车路山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项目治理开采矿山总面积约1100亩,工程总投资达1.12亿元,而这个项目仅是八公山区实施的生态修复重点项目之一。

“由于以往矿山建筑石料的开采,八公山区地貌景观破坏严重,山体形成了高陡边坡、危岩、孤石和深大采坑。”八公山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为解决八公山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多年来八公山区治理了淮南市八公山煤炭产供销总公司五号井、淮南市运输公司八公山建筑材料厂、淮南市八公山振旺精品石料清洗厂、淮南市煤炭产供销公司后台孜煤矿、淮南市第二煤矿、丁家山采石场废弃矿山等。截至目前,八公山区已完成生态修复项目20个,总投资金额2.03亿元,治理区总面积达1.39万亩,治理恢复林地面积约1万亩。

目前该区正在推进实施李嘴孜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新庄孜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车路山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等,积极推进八公山区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呵护一方绿水青山。2024年计划实施矿山生态修复项目2个,计划治理面积5440亩,计划投资约32亿元。

系统水系治理守护碧水清波

“这河道以前都是污水,臭烘烘的,现在治理好了,水清环境美!”11月9日,正在八公山区孔李地区水环境整治工程山王镇工农村段河道边垂钓的李大爷高兴地说。

孔李截洪沟上游接凤台县截岗沟、下游至八公山区李咀孜排涝站,在八公山区境内主河道长4.97公里。八公山区在组织对沟道沿线进行排查后,发现部分居民点雨污混流排口没有接入主管网,同时河道内垃圾漂浮物较多。“为了持续推进河塘沟渠环境治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今年2月,我们实施了孔李地区水环境整治工程,9月底完工。”八公山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今年相关工程已新建挡墙8.6公里、堤顶路4.4公里、截污管网3.7公里、截流井33座,清淤5.7万方、开挖土方19万方,维修桥涵6座,新建桥涵4座,维修污水提升泵站一座,较好地解决了孔李截洪沟水质差、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

近年来,八公山区还实施了八公山涧沟治理、“沈巷大沟”等工程治理,进行污水管网铺设施工,提升泵站的检修扩容等,有效提高污水收集率。同时,建立水体和管网的巡查管护长效机制,要求属地单位落实管护责任,加强水系岸线常态化巡查,定期清理水面垃圾漂浮物和管网堵塞物。加大宣传力度,对水系沿线各村、社区,结合“河长制”工作,加强周边居民的宣传教育,禁止向沟内倾倒垃圾、杂物,发现影响环境问题及时处理,保持各水系水体清澈。

绿化造林让生态美景常看常新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美景常看常新。目前,八公山区共完成人工成片造林1500余亩,完成退化林修复3000余亩,完成森林抚育经营面积18000余亩,完成退耕还林巩固提升面积2500亩,完成高质量农田林网建设5.5公里,庇护面积1300余亩,创建省级森林村庄7个……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八公山区向“绿”而行厚植生态底色的足迹。该区以绿化造林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从加强增绿补绿、自然保护地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方向着手,全面推进林业改革与发展。

该区建立了区级林长制,现有三级林长84人,各级林长共计巡林约1400余次,护林员巡护约900余次,调研林业产业基地10次,各级林长积极履职,确保八公山林区的安全稳定。

山王镇林场村现有盆栽园7家,占地200余亩,年产生收益40万元。在发展盆景产业的同时,该村还积极探索其他林业产业发展模式,计划种植板栗200余亩,试点种植木瓜10亩。“我们正努力打造林场村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创新点。”该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正在实施创新点绿化提升项目1个,对林场村进行景观绿化和周边环境整治,打造集苗木、瓜果生产、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创新点。(记者 何婷婷 通讯员 胡 捷)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