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审计共同肩负着国家财产“看门人”和经济安全“守护者”职责。近年来,市审计局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作用,不断提高内审工作质量,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实现新发展。
聚焦新时代,牢牢把握内部审计新定位新要求
市审计局准确把握新时代内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巩固提高与研究探索有机结合,守正创新,为内部审计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和更大的空间。
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审计局专门成立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科,具体负责全市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各县区党委、政府把内审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进一步加强了对内审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监督。各市直单位、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内审机构或明确了履行内审职责的部门和人员,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组织力大大增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0家内审机构,其中,独立设置内审机构的9家,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均直接分管内审工作;配备78名同志从事内部审计工作。
市审计局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指导被审计单位科学安排内部审计计划,切实体现政治导向和政治要求。各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并重、揭露问题与促进完善内控制度并重,逐步从财务审计、合规合法审计扩展到了重大政策措施跟踪落实、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履行、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风险防控、违纪违法问题揭露等方面,审计监督质效得到有力提升。2022年以来,全市内部审计机构共完成审计项目704个,发现问题1755个,发现问题金额8.78亿元;2人受到纪律处分;推动建立制度3项,修订完善制度62项,优化业务流程155项,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进一步发挥。
为落实落细中央及省市党委政府对内审工作的新要求,今年,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与市纪委监委联合制定了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与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联动的意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填补了淮南内部审计在行业规范、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短板、弱项,为新时代淮南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同时,积极指导各部门单位结合实际需要,制定或修订相关制度措施,建立各自的内审制度体系。今年以来,我市还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风险防控清单》、《关于建立审计监督与统计监督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制定了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与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工作联动的意见,构建各类监督力量的互动互融工作对接机制和便捷通畅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内部审计监督和其他监督力量信息共享、工作互进、成果共用、同向发力。
对标新使命,全面开创内部审计新业绩新局面
我市内部审计工作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指导监督,着眼“固本强基”、“以查帮促”,“治已病、防未病”,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能力水平。今年以来,我市内部审计工作3次被审计署官方媒体和《中国审计》报道。
——强化内审监督检查,发挥把脉问诊“诊疗效应”。坚持调查研究,不断夯实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基础。从2022年起,以摸清底数、梳理思路、规范管理、提质增效为目标,每年深入开展一次实地调研或调查问卷,广泛了解全市内部审计工作情况,助力推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开展专项审计,2022年在全省率先组织实施了市本级内部审计工作专项审计调查。督促8家单位成立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推动7家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帮助8家单位制定了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有力推动被审计单位重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内部审计行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持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能。
——做好内审服务指导,提高审计监督“乘数效应”。加强业务指导,市审计局结合行业系统特点,根据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分行业、分领域编制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公检法系统审计发现问题共性清单,编发《常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指南》“口袋书”,向全市各单位发放400余册,详细告知被审计单位如何整改、整改标准,指导内审单位排查落实整改、自查自纠、加强防范、落实整改,受到了各内审单位一致好评和欢迎。加强备案管理。要求各内审单位加强重大工作事项的备案工作,及时将内部审计工作总结、计划,出具的审计报告及整改情况及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报送同级审计机关备案,加强对内部审计统计数据和备案资料的分析和应用,突出对内部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和审计重点的指导,引导内部审计机构瞪大眼睛、明察秋毫,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开展审计监督。
——鼓励内审参与融入,释放审计力量“叠加效应”。2022年,市审计局创新工作思路,制定出台《健全协审人员参加审计项目工作机制》《关于规范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或其他专业机构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内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人才库。去年以来,市审计局共安排市财政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20家单位30多名内审人员参与了审计局组织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多个国家审计项目。
——激发内审队伍活力,释放内审干部“倍增效应”。坚持以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素质能力为核心,把内部审计人员培训纳入市审计局审计教育培训体系,每年定期组织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同时,充分发挥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强技的作用。
站在新起点,展望新征程。市审计局将坚持改革创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提升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使命的能力和水平,主动分析新形势对内审工作的新需求,加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推进内审工作向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贡献好审计力量。(记者 贾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