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 科技赋能“希望的田野”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科技赋能“希望的田野”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10/31 9:08: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科技特派员是一群不一样的“地下工作者”,他们深入基层聚力服务攻难题,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用心用情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闪耀着澎湃激情;他们深入一线联动服务促发展,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用科技赋能“希望的田野”,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目前,全市共选派各级科技特派员859人,对接服务855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完成“一对一”全覆盖任务,组建了11个省级科技特派团,4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13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3家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服务企业1444个,培训农户46619人次、科技成果转化数1395项、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数490个、促进企业增收10365万元、促进村集体增收4650万元,转化科技成果促进农户增收9588万元,在省级科技特派员平台发布信息及线上服务5941次,一大批优秀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到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机制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明确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培育科技示范基地等重点工作任务。定期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绩效评价,搭建绩效共享平台、实施绩效奖补激励、加大创新激励力度、加强个人考核激励、开展职业荣誉激励、健全创业服务体系等6项激励措施。

建立协调机制。我市建立了市科技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等共同参与的科技特派员协调工作机制。每周对全市科技系统、每月对全市相关县区和部门进行工作调度,形成“市县协同、统一调度、分类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确保科技特派员相关工作高质高效推进。健全组织体系。市、县(区)两级成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乡、镇设立了科技特派员服务站,村设立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室。

提升科技特派员队伍服务能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以科技人才赋能农业现代化产业,全市科技特派员全面助力农业生产“大托管”。以乡镇为单位统一制定科技特派员服务农业生产“大托管”工作方案,根据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特长和农作物生长规律,分小组逐村开展帮扶活动。县区科技局围绕小麦赤霉病防治等重点工作,组织全市科技特派员深入行政村、企业和农户开展服务春耕生产、夏收夏种等工作。先后开展培训1649次,服务5992次,培训农户47526人次,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大托管面临的技术难题。

加强绩效考核,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水平。按照“实绩为先、统一标准、县区主体、乡(镇)村参与”的方式,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绩效考核,动态调整优化科技特派员队伍。根据考核结果等次,给予科技特派员相应的工作经费补助。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科技特派员服务保障。整合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等资金,设立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500万元以上。实施了市级科技特派员“四新”成果转化和种业、农业机械领域关键技术科技攻关科技计划项目,项目资金总额200多万元。支持科技特派员示范载体建设,对年度绩效考核优秀的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给予绩效奖补。

推进科技特派员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金钥匙。我市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提高园区创新能力和示范水平。其中,4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入驻企业10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8个,研发机构21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3个,农业科技特派员79人。

加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达到53家,培育了一批“科技特派员+农业合作社”的利益共同体。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样本点,市、县区已建设对标福建浙江平均水平的科技特派员帮扶样本点9个,其中市级科技特派员标杆点1个、县区级科技特派员样本点8个。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强化科技特派员工作队伍,建设科技特派员服务平台,拓展科技特派员服务面,特别是围绕农业生产“大托管”积极组建农业生产“大托管”科技特派团,加大科技培训指导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托管,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作出贡献。(记者 周莹莹 见习记者 查嘉琪)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