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制造业项目建设专题报道 > 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百年重工”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打造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百年重工”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8/22 9:10:2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凯盛重工向着智能化成套化绿色化目标疾进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凯盛重工有限公司采访,在光伏支架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对钢材剪裁、折弯、冲孔、热镀锌,一派繁忙的场景。在总装车间,几乎摆满了掘锚机、掘进机,工人们正在有序组装、调试,部分产品整装待发。“这种掘锚机科技含量很高,2000多个部件,90多项发明专利,拥有水系统、液压系统、电系统,有掘进部、行走部、装载部,今年该类产品产销两旺。”总装车间副主任张钦告诉记者。

凯盛重工有限公司前身淮南煤矿机械厂,成立于1931年,2007年经过改制重组加入了世界500强央企中国建材集团。凯盛重工围绕玻璃新材料“3+1”战略布局,以科技创新为龙头,致力于围绕煤矿机械、建材装备、新能源智能装备,提供从研发设计,到制造安装,项目管理的一体化全流程服务,推动单一领域的传统煤机制造向综合领域的智能化、成套化、绿色化高端装备制造转变。

凯盛重工负责人罗松松告诉记者:“淮南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不动摇,全面营造大抓制造业、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良好氛围。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凯盛重工给予巨大的关心支持,精准施策,为凯盛重工的转型发展提供指导、创造条件。今年1至7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双增长,订单同比增长38.1%”。

凯盛重工坚持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企业自立自强,践行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已连续多年实现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22年研发投入3121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4.68%,2023年计划研发经费投入3800万元。公司连续多年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安徽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安徽省自主品牌创新型企业”“安徽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安徽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等称号。获批组建了安徽省联合共建“煤矿综掘智能成套技术与装备”学科重点实验室,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生产的智能掘进机、掘锚机、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设备、盾构机/TBM硬岩掘进机、玻璃生产线装备、热镀锌、光伏支架、钢结构等产品,多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截至目前,公司拥有有效专利96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3件;授权软件著作权4件。

在托辊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崭新的流水生产线上,机器在进行一系列精准操作。总装车间主任助理洪杰告诉记者,这一套生产线全是自动化,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凯盛重工坚定不移“做强做专煤机装备、做优做精建材装备、做大做全新能源装备”,不断推动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聚焦做强做专煤机装备,以开发成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端掘进装备为抓手,持续开发智能掘进机、掘锚机等掘进机系列产品,加快TBM硬岩掘进机在煤炭井下的投产应用;立足做优做精建材装备,开发玻璃新材料生产线装备,重点服务于集团水泥、矿山等原料输送的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业务;着眼做大做全新能源装备,抢抓“双碳”机遇,定位光伏支架这一细分领域,逐步完善固定式光伏支架、柔性支架、跟踪式光伏支架、薄膜发电玻璃背轨等在内的多种光伏配套产品。

凯盛重工负责人表示,公司积极践行中国建材集团央地合作的优良传统,抓住“数字淮南,制造强市”的发展机遇,以持续创新为引领,践行“合作共赢”行稳致远,努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企业自立自强,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重工”。(记者 刘银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