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 提升美丽乡村“颜值”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提升美丽乡村“颜值”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8/14 10:23:5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里的发展太快了,我都认不出自己的家乡了。”近日,凤台县大兴镇闫湖村村民李继富多年来第一次返乡,通过电话、微信和远方的朋友分享回家后的惊喜。李继富记忆里破旧的村庄,如今干净整洁,道路宽畅,环境优美,清澈的渠水潺潺流淌,花草树木点缀农家,整个村庄美如花园。

近年来,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总目标,凤台县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组织协调,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要素保障,推进工作落实,坚持打造精品和实现普惠相结合,扎实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先后被授予徽风皖韵美丽乡村推介先进县、美丽乡村建设省级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全县已完成15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和103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建成了闫湖、靳楼、樊庙等一批有特色的美丽乡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彰显乡村特色,必须规划先行。凤台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乡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做到了“五规合一”; 在规划理念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突出生态保护、绿色覆盖,尽量保留乡土风貌、本地特色,注重挖掘历史古迹、旅游资源、风俗民情等内容,提升文化内涵;在规划内涵上,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防止“千篇一律、千村一面”,注重打造特色村、精品村。

激发干群积极性,做好示范,让群众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该县着力提升干群工作主动性,采取县、乡、村三级分别组织群众到周边省市美丽乡村建设点学习参观和交流,让参观者受到视觉冲击,看到已建村群众得到的实惠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建设美丽乡村的欲望。通过走出去参观交流美丽乡村建设,群众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统一了干群思想认识,为整治环境打下了群众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干部带头主动清理自家和亲戚家房前屋后环境,创建美丽庭院和卫生户,作出表率给群众看。干部带着群众干。通过干部包片,帮助群众清理房前屋后、院内卫生,以创建美丽庭院为抓手,让邻里学着干、比着干、帮着干,使村民从“要我美丽”向“我要美丽”转变。

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倡导文明新风,凤台县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完善文化设施,新建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健身广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好人榜、“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通过先进典型教育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文明风尚,逐步提高群众精神文明水平。记者在新集镇靳楼村看到,孝文化园、孝道文化长廊,羊羔跪乳雕像、“善溪源”特色地标,非常具有地方特色,大力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宣传孝文化,营造文明新风氛围。

“大力推进文明社区、绿色社区、无毒社区、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积极营造安全、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很受百姓的欢迎。”该镇文化站负责人告诉记者。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支柱,该县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业”“一村一企”的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县美丽乡村中发展规模养殖企业32家、农民合作社164个、86家民营企业、流转土地7.4万余亩,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努力打造村美人富的美丽乡村。

改善人居环境要健全机制,“三分建、七分管”,凤台县建立“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制定公共设施维护、集贸市场管护、卫生保洁、污水设施管护、厕所维修和粪污清掏等相关制度,做到有规可依、有律可行,确保美丽乡村成果持续巩固。全面落实管护经费,每个建设点县级每年配套管护经费不少于3万元,乡村自筹1万元,用于美丽乡村管护,让美丽乡村实现长管久美。

打造乡村新图景,涵养乡村新风尚。如今,一个又一个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在凤台县相继建成,户户皆是景、村村留乡愁成为凤台县乡村振兴大道上的一道亮丽风景。(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岳 荣)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