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付莉荣 实习生 王宇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近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我市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和保护管理工作情况。
淮南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丘陵、平原、湿地镶嵌交错,多样环境孕育了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目前,全市共有陆生脊椎动物27目65科204种,共有维管植物139科866种。
近年来,我市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牵引,着力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林长巡林制度,各级林长深入责任区巡林调研,推动生态廊道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工作落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布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禁猎期的通告》,确定了全市行政区域范围为禁猎区,2021年11月到2026年10月为禁猎期。
加强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体系建设。依托自然保护地开展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和风景名胜区,推进瓦埠湖重要湿地建设工作。开展野生动物收容救助工作,收容救护红隼、夜鹰等野生动物300余只,有效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
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合执法。林业、公安、市场监管、农村农业、海关、交通运输等部门共同开展“清风行动”“网剑行动”“双随机一公开”等联合执法行动。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重点宣传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线上举办“爱鸟周摄影展”,发布《第41个爱鸟周保护鸟类倡议书》。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生态保护。
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市林业局委托第三方专业监测机构,对重要鸟类栖息地进行监测,及时掌握鸟类动向、健康状况、迁徙动态变化情况,监测巡护淮河流域鸟类疫源疫病,有效防控鸟类疫源疫病传播蔓延。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切实维护我市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