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暖民心 见行动 > 一张“工作图谱”绘出就业创业新路径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一张“工作图谱”绘出就业创业新路径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7/21 10:29:5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就业越稳,创业越热,“好饭碗”就越端越牢。让老百姓端稳饭碗,是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面对这一民生“必答题”,潘集区坚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工作理念,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促进就业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就近就业、技能培训、强化对接、推进全民创业等为手段,加快绘制就业“一张图”,以高质量就业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家门口”就业促安心

自“暖民心就业促进行动”实施以来,潘集区按照“政府主导抓落实、社会力量共参与、线上线下齐联动”,在辖区内积极打造“三公里”就业圈,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建设。

潘集区开发了“社区快聘”线上招聘求职平台,求职人员通过手机可随时随地查找岗位、享受岗位推荐等暖心服务,实现“家门口”就业,省去外出务工烦恼。今年年初,潘集区被确定为2022年度安徽省“三公里”就业圈、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先进地区,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县区获省奖补资金100万元。今年,“三公里”就业圈覆盖全区37个社区,覆盖率达100%,18个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标准。

“三单式”培训真暖心

家住芦集镇芦集村的陈雪荣,了解到政府实施的“新徽菜 名徽厨”行动,想通过徽菜师傅培训获得一技之长,今年2月她报名参加区人社部门组织的芦集绿豆圆汤制作培训,7天半的培训使她掌握了芦集绿豆圆汤的制作技术,目前,她在潘集电厂门口经营一家以芦集绿豆圆汤为主的早餐小吃店。“小吃店的生意很好,有了稳定的收入,我家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陈雪荣高兴地说。

该区人社部门开“菜单”、劳动者“点单”、财政“埋单”,支持公办院校承办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辖区社会力量兴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开设多样培训工种,参与培训供给。今年以来,共培训2503人,其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2496人,新增技能人才2222人,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与此同时,提供就业岗位推送、创业扶持一条龙服务。通过培训,劳动者由体能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转变,拓宽了就业门路,端牢了就业饭碗。

“保姆式”对接更贴心

今年年初,区人社部门抓住农民工返乡过年契机,在潘集经济开发区(北区)举办声势浩大的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邀请劳动者走进园区,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倡导群众本地就近就业,切实解决了园区企业招工需求。同时为满足企业对不同人才的用工需求,主动对接市内各大高校,抓住大学生毕业季的有利时机,做好企业进校园招聘服务,当好企业高校牵手“红娘”。辖区安徽新嘉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多次参加安理大、淮南师院、淮南联大等高校校园招聘,取得满意效果,已同5名毕业生签订留用协议,录用人员被安排到化工操作工岗位,并作为后备管理干部培养使用。

潘集区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持续举办“2+N”招聘会166场,服务企业1776家(次),达成就业意向411人,引导96家企业注册安徽公共招聘网、459人通过安徽公共招聘网投递网上个人简历,牵手企业走进高校招聘,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劳动者求职需求清单,召开园区企业用工座谈会,通过区政府网站、“潘集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向社会发布招工信息。一项项贴心服务,一个个务实之举,缩短了对接距离,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扶上马”创业强信心

位于潘集镇的淮南市海川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开峰,今年又成功办理了财政贴息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这是他第3次获得创业担保贷款。他所经营的公司主要以鳜鱼、花鲢等养殖销售为主,有了贷款的支持,公司稳步发展,不断扩大生产,稳定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6人,赶上忙季,吸引灵活用工达40人之多,公司年销售额近千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乡村振兴。

潘集区用足用好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简化办理程序,今年已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3笔、7467万元。“周六创业课”走进潘集经济开发区,聚焦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邀请创业导师、大学教授授课,60余人聆听课程,为园区企业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增强了创业者信心和底气。正在组织开展的SYB、网络创业培训活动,更是为全民创业注入动能,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业大军,以创业带动就业,地方经济实现增量发展。(通讯员 谭 敏 张 强 记者 张 静)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