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 淮南牛肉汤发展之我见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淮南牛肉汤发展之我见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7/3 15:32: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地跨淮河两岸,四季分明,物产丰富,盛养牛羊,江淮黄牛品质优良。淮南人对牛肉的加工也有独到之处。宋代,回族入居淮南,明代中叶,一大批回民迁居淮南,淮南地区回汉杂居。回民擅长以牛肉、牛骨、牛下水、牛油等煮制牛肉汤,佐以各种辅料,受到民众青睐。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饮食习惯相互渗透。回民的迁入,使淮南地区牛肉的加工和烹饪技艺得到极大丰富。

牛肉汤作为牛肉的一种烹饪方式自古有之,淮南牛肉汤则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豆腐故乡淮南,豆制品种类繁多,豆腐及豆制品的制作工艺和饮食习惯在江淮大地流传。依托淮南地区优质的豆制产品,牛肉汤结合了淮南地区的特色——千张、豆饼等,形成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淮南牛肉汤。

淮南牛肉汤选用牛骨头熬汤,煮牛肉时必须浸泡血污,内脏清洗干净,下锅同煮配以炸制好淮椒(红干椒)与自制的牛油做成的红油。淮南牛肉汤故以汤为主,汤不醇则无味。淮南牛肉汤的烫制方法多样,均取用当地特产为辅料,如淮芋粉、绿豆饼、豆腐皮(千张、百页)、豆圆子等。淮南牛肉汤汤浓醇鲜、香辣适口、四季皆宜,以其咸、鲜、辣的风味和独特的原料构成体现出沿淮菜的显著特征,反映了淮南地区南北交融的文化传统和开放包容的城市风貌。

自古以来,重农抑商的中国传统社会对于耕牛十分珍视,据《淮南子》记载:“杀牛,必亡之数”,保护耕牛不准擅杀的规定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初。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大发展,农业实行机械化,牛变商品,淮南牛肉汤开始在淮南地区兴起和流行。富裕起来的广大市民成为淮南牛肉汤巨大的消费群体,催生地域美食快速发展,淮南牛肉汤也逐渐成了淮上人家的美味佳肴。街头淮南牛肉汤小吃摊不断兴盛,淮南人也不断到外地开设牛肉汤小吃店,并冠以“淮南牛肉汤”店名,风靡全国各地。2022年,淮南牛肉汤全产业链产值约为235亿元,产业规模200亿元,就业人数达30万。全市有1600余家淮南牛肉汤餐饮门店,年营业额22亿元,带动肉牛养殖、粉丝、千张、豆饼配料和物流运输产值13亿元,带动就业人员15000人。全国已有淮南牛肉汤门店3万余家,牛肉汤预制菜热销北上广,牛肉汤方便食品等销售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淮南牛肉汤产业已初具规模,已形成“实体店,品尝记忆味道;方便装,打造新兴产业;预制菜,延伸产业链条”的牛肉汤产业。淮南市聚集着十余家淮南牛肉汤规模化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以及若干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为淮南经济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内驱力。(朱燕)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