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首页 > 改作风 办实事 优环境 淮南在行动 > 公安服务“温度”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公安服务“温度”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字体: 】 发布时间:2023/3/17 9:20:2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为公安交管部门点赞!让我们及时拿到了国家政策性补贴3000余万元。”淮南公交公司负责人竖起大拇指说道。今年2月,针对该公司新购置的650余辆公交车,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安排专人采取工作日延时办与周末加班专门办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专场加急”服务,让该公司及汽车生产企业及时获得了国家政策性补贴,减轻了企业负担,提升了企业效益。

这是我市公安机关创新实施服务企业30条措施的一个缩影。

全市公安机关围绕中心大局、主动担当作为,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急、群众所盼,坚持警企联系“零距离”、打击犯罪“零容忍”、护航发展“零懈怠”,努力以公安服务的“温度”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

机制保障,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将推进30条措施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成立了为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抽调专人组成工作专班。17个警种部门担负30项为企服务任务,细化制定了110条服务措施。采取项目化推进、闭环式管理方式,制定了逐项列明工作任务、责任人及责任单位、工作标准、完成时间、奖惩措施“五要件”工作清单。

我市公安机关还建立起“1+N+3”工作运行模式,即,一个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协调推进,N个警种部门分工负责、分头行动,市、县(区)、基层派出所三级联动、层层推进。同时建立内部联系制度、调度会议制度、督促督办制度、约谈制度等,制度化保障工作落实落细。

强化打击,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根据涉企案件大小、涉案金额、复杂程度,市公安局分别确定由市、县(区)、所(队)三级公安机关“领导领办包保”,严厉打击侵害企业利益犯罪,推进涉企违法犯罪“快侦快办快结”。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盗窃厂矿、企事业单位等传统侵财类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追赃挽损135.6万余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在侦办“高新区某建筑技术公司电缆被盗案”中,坚持快侦快破的同时,深度研判串并案件10起,循线深挖捣毁销赃窝点4个。在侦办“2.19诈骗案”中,辗转南京、山东、滁州等地,追踪近千里,成功为上海企业追回价值170万元迈巴赫1辆。依靠“快速止付”手段成功拦截并返还八公山区某商超被骗资金98.6万元。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经信局和人民银行,上报800家规上企业“白名单”,保护企业账户不被误封。

深化服务,打造一流助企环境

走出办公楼,迈开步子、沉下身子,入企业、进车间……2月份以来,市公安局主要负责同志深入10余家企业,问需于企、问计于企。

市公安局建立完善网上“警企议事群”“规上企业家和公安局长沟通直通车”机制,县区公安机关负责人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警企恳谈会”。开设局长信箱、12389受理举报投诉专线电话。目前,共收到涉企投诉2起,已办结1件。市、县两级110报警服务台已增设“护企110”专席,每日对涉企警情开展“日清日结”跟盯治理。严格落实市、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和派出所所长三级联动包保企业工作机制,167名领导干部分别包保95家企业。

市公安局主动联系11家上市、拟上市企业,将根据需求,协助进行风险排查,帮助办理所有公安类合规证明等,提供“一对一”“定制化”服务;设立为企业服务专窗11个,“一站式”、高效率帮助企业办理182笔车驾管业务,主动对接资源管理、市场监管、税务、保险、检测站等机构,“零材料”办理车辆免税凭证2168件、交强险联网核查3558起。开通绿色通道,助企办理车辆临时通行证3510张、长期通行证1843张,且全部实现“全省通”。

(通讯员 郭晨 记者 吴巍)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