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全力推动“五大攻坚行动”见行见效
机声隆隆,焊花飞溅,放样、下料、制作、打磨、涂装……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大通工业新区的中能建建筑集团至精钢构分公司生产车间,感受到了火热的生产场景。“今年以来,企业订单充足,特别是进入四季度以来,企业2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每月钢结构制作产量保持在1600吨以上。”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推行班组承包制,保证产品进度和质量,满足多项目供货需求,确保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见证大通区实施“五大攻坚行动”的生动实践。“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是推进大通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我们坚持用好这把‘金钥匙’,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大通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实施‘五大攻坚行动’,产业转型攻坚行动打头阵。我们坚持抓经济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抓项目以产业项目为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通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今年列排产业类项目63个,总投资319.92亿元。高塘人家田园综合体、乐马生态园项目开园运营,李兴机械、尚邦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淮南港洛河作业区、上窑珍珠码头等项目加快推进。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实行“一个产业、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招商模式,6个产业专班共招引项目59个,总投资222.54亿元。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新建标准化厂房19.2万平方米,谋划建设标准化厂房77万平方米,推动园区企业集约集中发展。以“亩均论英雄”改革倒逼园区转型升级,对园区68家参评企业开展工业企业亩均放益评价,盘活低效用地170.4亩,整合闲置厂房4.1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5家。
城市是一个生命体。大通区以实施城市更新攻坚行动为抓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今年完成九龙岗特色小镇片区、市十四中家属区和医院村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总投资3256万元,涉及群众2364户。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林巷安置房项目已竣工交付,远望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年底前全部交付,胡圩社区、翰林庭院等棚改项目加快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投资1.68亿元新建九连路等8条道路9.1公里,基本实现二小南路等6条道路建成通车;实施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目前已完成鸳鸯湖周边、世行项目区游客服务中心等停车场5个、新增泊位402个,率先启动国家企事业单位错时停车,新增区房管所错时停车场1个。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大通区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高效,粮食总产11.8万吨,完成农业生产“大托管”面积3.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2.62万亩,与安农大共建淮王鱼水产产业研究院和草莓科技小院,成功申报省级特色水产全产业链科技特派团,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新增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推动农村宜业宜居,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576万元新建农村道路12.7公里,完成改厕任务510户,整治黑臭水体3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王楼、马岗两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高标准完成。推动农民富裕富足,投资1397万元的28个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已全部完成,通过产业帮扶发放补贴48.3万元,实施就业帮扶提供务工岗位1000余个,推动金融帮扶新增贷款140万元,开展光伏帮扶获得收益67.8万元,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农村产品销售额突破3500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通区以生态修复攻坚行动为支撑,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深化“五控”措施,PM2.5、PM10浓度持续降低;2个国考断面和5个入河排污口水质检测均达标,上窑工业集聚区工业污水处理项目和洛河、王庄污水管网项目已竣工验收。抓好生态修复保护,世行贷款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区内征迁工作已全部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基本建成;舜耕山高皇建材生态修复项目已竣工验收,铁合金厂、魏山石料、巨石水泥、仁康建材及上窑猫山、朱家大山等生态修复项目加快推进。抓好绿色低碳发展,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项目已开工建设,高塘人家“农光储”绿色综合能源、国电投窑河渔场光伏二期、大唐淮南孔店2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等项目正加快推进,绿色数字建材产业园项目正加快推进。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通区聚力推进社会治理攻坚行动,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共建”加强社会治理,探索“网格指导员+网格长+专(兼)职网格员”的模式,配备网格员253名,网格化覆盖率100%;持续加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围绕“共治”守住安全底线,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百日行动”,排查并整改安全隐患1076处,今年以来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药品事故。围绕“共享”补齐民生短板,深入实施十项“暖民心行动”,涉及大通区的30个考核指标任务已全部完成,开发公益性岗位342个,建成老年助餐点29个,安心托幼惠及学前幼儿3000名,淮师附小大通校区交付使用,孔店寄宿制中学一期工程建成投用,采取市场化方式投资500万元对5个菜市场进行改造提升、运营管理,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