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学报告 话发展 >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12/19 10:01:5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治理、协同发展,以更大力度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以更高水平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更强担当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以更实举措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淮南。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2022年1-11月,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8.3%,改善幅度全省第1,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各项指数均同比改善的地市,进一步刷新空气质量最好记录。全市8个国家考核地表水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标,断面达标比例100%,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100%。

我市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要注重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优化调整和倒逼作用,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非化石能源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切实从源头治理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

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上聚焦着力。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推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循环化改造,持续推进发电、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提高能源资源产出率,降低排放强度。全力打造国家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国家煤电和新能源清洁电力生产基地、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持续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依托淮沪煤电、淮浙煤电等六大电厂,全面推行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供模式,提升煤炭就地转化率,全力推进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改造。实施“扬煤吐气”发展战略,发展煤制天然气、煤制氢气等煤制气产业,努力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建成投运国电寿县肖严湖分散式风电项目和大唐淮南风电场工程项目;扩大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培育绿色新兴产业。提升完善优势产业工业集聚区,打造寿县工业园成为合淮先进制造业承接转移示范区,加快推进潘集经济开发区、凤台经济开发区等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建成淮南生物医药工业园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智慧健康为主导的产业格局。

在深化工业低碳发展上聚焦着力。抑制高碳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扩张,提高新建项目准入门槛,审慎引入高耗能大项目。对发电、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探索建立平均先进碳排放对标机制。加快推进园区绿色循环改造。实施省级以上开发区绿色升级改造,着力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园区建设水平,实现园区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础设施绿色化,运行管理规范化,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推动制造业低碳化转型升级。依托淮南高新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及万泰电子、中科八所、新光神等骨干企业,加快健全四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形成产业集群和竞争优势。打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补强煤化工、装备及机械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链短板。

在推进城市绿色发展上聚焦着力。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推动城市结构向多中心、组团式结构转变。切实强化城市资源环境配套统筹衔接,从源头降低城市系统消耗,为低碳发展奠定城市空间基础。加强城乡低碳发展。积极改善城镇供热系统,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锅炉、工业废热利用和分布式能源等,实施主城区供热老旧管网改造项目,启动淮南中能LNG综合利用项目、洛河门站改扩建应急储气调峰设施工程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扩大绿色建筑实施范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积极推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中优先使用绿色建材。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优化交通运输能源结构,鼓励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出租、作业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

(作者系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束学叁)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