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首页 >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奋力开启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新征程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县区传真
 我市开展“质量月”专题宣传咨询活
 潘集区构建基本养老保险立体化宣传
 凤台县多措并举推进“凤粮入川”
 八公山区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
 毛集实验区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
 田家庵区“春风行动”突出精准扶贫
 八公山区全力应对H7N9疫情防控
 谢家集区成功捣毁一处食品加工黑作
奋力开启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新征程
【字体: 】 发布时间:2022/12/16 15:19: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论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

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发出了到2027年冲刺3千亿元的动员令。全市上下要以“产业转型、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修复、社会治理”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

深入推进产业转型攻坚,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我们要把加快发展、促进转型作为解决淮南一切矛盾问题的总钥匙,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以多元化产业加快转型,大力实施《淮南市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发展规划》,推动风光火储氢一体开发利用,加快建设潘集电厂一期,推进潘集电厂二期、田集电厂三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中安联合二期、赛纬锂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27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以上,建成淮南潘集采煤沉陷区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凤台风光火储一体化基地。要用足用好24亿元产业投促基金和1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金,加快推动创维新能源商用车、半固态电池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促进六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到2027年全市非煤电制造业增加值达600亿元以上。要以高质量项目支撑转型,深化园区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开展百亿项目攻坚,争取未来5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要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常态化开展市领导联系帮扶“市级队”工业企业、“千名干部入企服务”,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均净增200户以上,到2027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280户,全市上市公司数量达到8家。要以全方位开放促进转型,强化与上海市闵行区合作对接,推动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尽快挂牌建设,坚持南向发展、合淮同城化发展,加快推进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合淮产业走廊、安徽自贸区淮南联动创新区建设,努力把新桥片区打造成合淮同城化的桥头堡,不断拉紧与合肥发展的协作关系、依存关系。

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攻坚,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要在优化城市布局上下功夫,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人口结构、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明确各区县发展定位,促进市域功能分工与合作,加强城市风貌塑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全面优化路网框架,完善市县协同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合理引导人口向新城区疏解,增强新城区人口经济承载能力,做到“老城区有底蕴、新城区有品位”。要在提升城市品质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整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试点,加快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中村征迁改造,加大淮河岸线整治力度,不断改善老旧小区、城郊结合部等环境容貌,力争“十四五”末完成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58个、各类菜市103个。要持续加强城市创建,对标目标体系,全面改进提升,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措施,坚决拿下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两块牌子”。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谋划建设谢家集通用机场、宁洛高速淮南连接线等4条高速公路、S230淮南淮河大桥等20个国省干道项目以及1895公里农村公路养护提升工程,加快引江济淮工程二期,淮南淮河航运枢纽及临港经济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建设通道经济,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攻坚,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要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大力实施农业生产“大托管”提质扩面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土地集中、村庄集中农村发展新模式,争取三年内在全市70%的行政村开展大托管、完成托管面积达到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70%。认真开展“两强一增”行动,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做大做强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等农产品品牌,力争到“十四五”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15个,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300亿元。要促进乡村宜居宜业,积极开展乡村建设“183”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放在农村,推进水电路气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向户延伸,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要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力争到202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深入推进生态修复攻坚,实现环境质量新提升。突出抓好生态修复,坚持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作为必须办实办好的政治要件,按照“生态修复+文旅产业、光伏产业”的思路,认真做好群众搬迁安置、就业保障等工作,确保“十四五”期间修复治理沉陷区4.54万亩,着力打造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淮南模式”。全力攻坚污染防治,巩固拓展林长制、河湖长制改革成果,强力推进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到2027年全市PM_2.5平均浓度力争降至37.4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大力推动绿色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开展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做大做强煤系固废物综合基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攻坚,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深化基层矛盾调处,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阅批群众来信等制度,扎实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清积案防风险”专项行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让心齐气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成为靓丽淮南名片。拓展基层治理成果,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大城乡社区网格员配备力度,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加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全力保障群众安全,认真贯彻落实“1+9+N”方案体系,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突出抓好民生实事,坚持就业优先,统筹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积极引进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深入实施10大暖民心行动,突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逐步补齐教育养老、医疗社保等方面短板,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评论员)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